做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家 - 李怡

做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家 - 李怡

日本遭到地震海嘯以及洩漏核輻射災害約三個月後,作家村上春樹在西班牙作了一次演說,他呼籲日本人民(不僅是政府和電力公司)放棄核能發電。為什麼是人民?因為在民主體制下,正是人民縱容政府和電力公司廣泛使用核能的。
他說,日本人是歷史上唯一經驗過原子彈攻擊的民族。超過二十萬人喪生,倖存的人飽受輻射傷害,歷經百般痛苦而死。日本人應該從這些人的犧牲中,學到寶貴教訓。在廣島原爆罹難者紀念碑上刻着一句話,「請安心長眠吧,因為錯誤不會再重現。」但是在原爆六十六年後,福島核電廠讓輻射擴散,周邊的土壤、海洋、空氣都受到污染。日本人又一次受到輻射傷害。但這次不是別人丟的原子彈,而是日本人自己親手鑄下大錯。
為什麼會這樣?二次大戰後對核災的恐懼,消失到哪兒去了?災難之源就是「效率」。石油危機後,日本政府對原油供應的穩定性抱持懷疑,改以推動核能發電為國家政策。電力公司也大肆宣傳、收買媒體,讓人們相信,核能是安全的。等到發現日本發電量約有三成靠核能、核電廠數量竟是世界第三多,就已經走上不歸路。因為已成事實。對於質疑核電安全的人,當局和電力公司就語帶威脅地說,「那麼你就是不怕沒電囉。」人民也逐漸認同,依賴核能發電乃是情非得已。那些質疑核能發電安全的人,就被貼上「不切實際的夢想家」的標籤。
而所謂「現實」,其實只是「便利」的代名詞。在便利的指導下,日本人的倫理和規範也淪陷了。倫理和規範是什麼?就是「安心長眠吧,錯誤不會再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