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災發生後,村上春樹呼籲日本人要拋棄核能、做「不切實際的夢想家」。日本人除了指責政府與電力公司,也必須告發自己。因為在他們身為受害者的同時,也成了加害者。他說,我們必須很嚴肅地重新認清這件事,否則不知道在哪兒,又會重蹈覆轍。基於原爆犧牲者的記憶,日本人是應該對核能發電一直說「不」的。日本應該以國家的層級,集合技術和智慧,傾注社會資本,開發足以取代核能的有效能源。儘管世人會笑日本人:「沒有比核能效率更高的能源,捨棄不用的日本人真是笨蛋。」以原爆受害的經驗,日本人也應絕不妥協。
村上春樹說,這是我們對廣島和長崎的原爆罹難者,應有的責任。這原本是我們對世界真正能有貢獻的大機會,但為了快速的經濟發展,就選擇「效率」這個簡單的標準,而把更重要的道理拋到一邊。
311後,日本要重建受損的道路或建築物,但村上春樹認為,更要重建的,是毀壞了的倫理和規範。哀悼死者、悲憫受災者,不要讓他們承受的苦難和傷痛,白白犧牲了,要以這種心情去重建。在這個集體動員的大行動中,村上說,像他們這些以文字為專業的職業作家,能做的事就是把新的倫理和規範,通過文字和語言,創造出生生不息的新故事。像在田間播種時唱的歌一般,鼓舞人心。過去,日本人就是這樣把戰後化為焦土的日本重建了起來。現在,必須再回到這個原點。
他說,我們的腳步,不能被名叫「效率」和「便利」的災厄之犬給追上。人的生命會結束,但人性光輝會留存。我們要堅信這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