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宏調倘鬆通脹彈

人行:宏調倘鬆通脹彈

【本報訊】滙豐的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跌破代表經濟擴張的50至49.3,官方的PMI仍企硬50.7,較預期的50.1為佳,但連續4個月回落。中國國家資訊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預期,中國經濟減速在三四季度會更加明顯,要防超調。不過,人民銀行昨強調,宏調一旦放鬆,通脹與物價就有反彈可能。
人行行長周小川聯同一眾高層,在上周日與昨日就當前經濟形勢和下半年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召開會議,並於昨午前將會議重點刊登在人行網站。會議提到國際環境和內地經濟運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不斷出現,特別是內地通脹預期依然較強,因此,要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把穩定物價作為調控首要任務。
會議提到,下半年要把握好調控的方向、力度和節奏,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人行今次再修改字眼,由第一次的「針對性、靈活性及有效性」,至上一次改由「穩定性」取代了「有效性」,今次則由「前瞻性」取代了「有效性」,此改動可能意味宏調政策已收效用。面對外圍的不確定因素暫難消失,「前瞻性」變得重要,能預測與掌握可能發生的變局,始助制訂對策。

維持差別化住房信貸

如上述提到,宏調政策只在執行上微調,但暫不轉調,其中房價更難言鬆手。會議提到,中央關於房地產調控決心「不動搖、方向不改變、力度不放鬆」的要求,進一步執行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督促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保障性住房建設專案及時發放貸款,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息率、準備金率與滙率依然會適時運用,不讓「通脹虎」體型再大。范劍平認為,下一步貨幣政策不可盲動,要降低操作頻率,理由依舊是防止超調。財政政策則要保持高收入、高投放態勢,發揮其積極效用來掩護貨幣政策退出。
目前中國經濟真的下跌機會大增,宏調不轉調,會為經濟帶來反效果。華寶信託宏觀經濟分析師聶文稱,從目前的資料來看,經濟仍會軟着陸,緊縮政策有可能採取非對稱加息或差別化存准的方式,以減輕對實體經濟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