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瘦身四部曲目標:3年削減273億元成本

滙控瘦身四部曲
目標:3年削減273億元成本

【本報訊】滙控(005)策略日訂下未來3年大削成本的綱領後,今年底前起將逐步執行,消息透露,滙控就精簡集團效率外聘BostonConsultingGroup進行的「瘦身」顧問報告,已建議對4大範疇實施架構重整及撤層「消脂」。集團內部已成立臨時執行小組負責推行。記者:劉美儀

據悉,建議開刀的4大範疇包括:(一)精簡資訊科技平台、(二)整頓外判外移等後勤設立、(三)改革集團化地區部門編制(Globalfunctions)、(四)落實可持續發展的經營模式,即撤出貢獻不大的零售銀行市場,聚焦18個零售和財富管理業務重鎮等策略。

設特別小組執行計劃

不同領域的精簡時間有長有短,消息說,以資訊科技部為例,因牽涉人手龐大及整合繁複,工程或歷時一至兩年,但地區部門簡化,估計1年內可完成,惟總體計,4大範疇須於3年內完成精簡計劃,各部門合計須削減35億美元(約273億港元)成本的策略日所訂目標,每個範疇在配合節流建議下,會運算出需要縮減(透過自然流失或裁減)的職位數目。
據悉,執行落實這項名為集團化精簡效率計劃的特別小組負責人,是集團改革專責主管(GroupHeadofChangeDelivery)MalcolmEastwood,此君曾於93年滙控併購米特蘭銀行後,擔當過相類整合任務,對「減肥瘦身」可謂駕輕就熟;Eastwood直屬上司及統籌是項計劃的總舵手,乃剛獲宣佈升任為滙控首席營運總監兼集團常務總監的SeanO'Sullivan。原本擔任集團首席資訊科技服務總監的O'Sullivan,將直接向行政總裁歐智華,「貼身」滙報瘦身工程進度。
被列為集團增長龍頭的亞太區,據悉受是次工程影響的幅度,會相對最輕,以市場計,重災區應是歐洲及美國,但精簡計劃是集團化部署,故廣泛而言,各地區市場均會承擔職位流失或裁減的結果,尤以地區化屬非收益提供者的中後台部門,仍須通過策略日所訂五強指標「過濾」;列入建議內4大精簡範疇的部門,更要經過精密體檢。
消息說,香港是亞太區樞紐,雖乃經營橋頭堡,惟個別集團化地區職能部門,據悉相較去年底以來,迄今已斷斷續續流走或減少約20多人。

資訊科技部門成重災區

以部門計,精簡重災區之一肯定是資訊科技部門,消息稱,滙豐對資訊科技平台的編制,多年來游走於「一條龍自行研發」,以及半外聘半研發的混合模式,前者雖可確保不會因供應商更替,令系統穩定和保養受影響,但代價是集團有關部門的全球編制,已接近微軟的龐大規模。
滙豐發言人對有關顧問建議及上述說法,一概不予置評。英國《SkyNews》日前便引述消息稱,滙控將落實節流計劃,全球裁減達1萬名員工。集團早前已宣佈,裁減英國零售銀行約700名員工。

滙控4個提升效率方向

1.精簡資訊科技平台

2.整頓後勤配置(如進一步發掘外判外移等可行性)

3.改革集團化職能(如精簡地區化部門的功能及人手編制)

4.落實可持續發展經營模式(包括撤出盈利貢獻不大的零售銀行市場及關閉分行)

達標年期:3年內
節省成本:25億至35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