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有近九成人有不同程度的哨牙、倒及牙及牙縫過大等牙齒問題,影響儀容之餘,更會因牙縫積藏食物殘渣而導致牙周病及蛀牙。專科醫生指,箍牙可改善牙齒參差不齊情況,現可透過電腦3D程式,模擬不同階段治療的預期效果,配合厚度薄於0.1毫米的隱形牙箍,降低箍牙對外觀的影響。 記者:袁慧妍
身兼矯齒學會會長、牙齒矯正科專科醫生梁訓成指,近九成港人有牙齒參差不齊問題,當中兩成同時出現牙縫過大;由於矯齒在香港並不普及,曾接受矯齒的人僅得13%。
七成人用外箍矯齒
在眾多牙齒參差不齊問題中,牙縫過大的情況最受人忽視。牙縫過大成因眾多,先天原因包括唇部繫帶(Frenum)生長位置太低,令門牙不能緊閉;牙床及牙齒的比例不成正比;恒齒生長異位等。後天原因包括經常用舌頭頂牙(TongueThrust);牙周病導致牙齦萎縮等。牙縫過大會增加吞口水的困難,說話時會漏風;也容易令唾液積聚在牙縫形成牙石。
梁續稱,箍牙可改善牙齒參差不齊情況,以往矯齒者只可透過牙醫的講解去了解矯齒療程及進度,並以不銹鋼或透明物料牙箍,進行外箍或內箍矯齒療程,約七成人使用傳統外箍方法矯齒。
每兩星期更換牙箍
近年約一成人選用厚度薄於0.1毫米、以強化塑膠製造的活動式隱形牙箍。牙醫先把矯齒者的牙模寄去美國,用電腦3D程式模擬整個療程的進度和預期效果,製造20至30個適合不同進度使用的隱形牙箍,矯齒者每兩星期更換牙箍。
3D加透明牙箍收費因不同病情而定,一般由8、9萬至14萬不等,外箍方法只需數萬。梁指出,如兒童因牙齒參差不齊,慢慢令顎骨生長變形,嚴重影響外觀,建議7歲起由牙醫進行分析顎骨及牙齒檢查,及早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