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哪兒? - 高慧然

死在哪兒? - 高慧然

朋友V瘋狂熱愛日本,「311」後不久,她一個人去日本,當時日本巿場蕭條,她希望盡一個人的綿力,促進這個國家的災後旅遊業。她獨自去了一個鮮有旅人涉足的小島,站在海邊,她問自己,如果海嘯忽至,瞬間吞噬小島,變成無主孤魂怕不怕。後來她告訴我,當時她內心平靜,甚至感到了一絲平和。
人終有一死,若魂斷日本,死後,也許就變成了一隻日本鬼。在鬼道中,身邊是克己、忍讓、謙和的日本鬼,想着,覺得安心。若信轉世那一套的,還可以幻想自己下一世投胎在日本人腹中。所以,如果有選擇的話,死在日本,是不錯的。日本人尊重活着的人,也尊重逝者的屍體,不必擔心屍體被視作垃圾拋來拋去。
寫這篇文章中途,我轉發了導演馮小剛的一條微博,「離開新西蘭,和這個賞心悅目的國家依依惜別……一個與我毫不相干的國家,竟讓我有些眷戀。回程的飛機上,心頭一直在掙扎,無數次問自己:老了,死在哪兒?」這條微博寫在溫州火車追尾事件死者頭七的日子裏,無法不讓人產生聯想。離開一個與他毫不相干的國家,回國途中,心頭竟如斯糾結!所有的人都無法選擇生在哪兒,但很多人有能力選擇死在哪兒。死在哪兒?中國人曾經給得出不容置疑的答案:落葉歸根。可是現在,有能力選擇死亡地的中國人困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