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世紀金融海嘯洗禮及股價遭股民「鬧爆」的夢魘,誓言為滙控(005)重振雄風的行政總裁歐智華,今年5月破天荒在倫敦舉行「策略日」,講明未來3年內,要節流25億至35億美元目標,令「不可接受」的偏高成本效益比率,到2013年降到48至52%的目標範圍;他又訂下五個「一哥」目標,作為「過濾」表現是否達標的關卡。
不過,策略日長度雖夠(全日歷時9小時),「威力」卻猶未見效,市場相信今日集團業績焦點,亦會集中於管理層如何落實節流大計。
據悉,為配合即將起動的精簡工程,集團計劃短期內向員工發出內部通函,就精簡規劃所針對的4大範疇,進行的架構改革、撤層外判及達標指示等,以「問答」小冊子或簡版通訊形式,向員工講解,但內容當然不會提及「瘦身」計劃下,各範疇分列的節流金額和職位縮減。
滙控ADR上周五跌
業績前夕,滙控股價仍全無起色,上周五在港收報76.55元,跌1.03%,其美國預託證券(ADR)更進一步降至折合76.18元;過去一周滙控在港股價已跌1.86%。
滙控全球員工約33萬人,香港一直是集團增長腹地,滙豐銀行在港員工總數達2萬人。
2008年11月,金融海嘯震散全球經營環境,滙豐香港作出歷來最大規模裁員行動,宣佈一次過裁減450個職位。
港精簡人手料集中後勤
不過,在目前亞洲特別是大中華區優勢下,成本效益比率相對較卓越的香港,將繼續是集團增長引擎,即使因精簡計劃出現局部職位流失,預料多集中於中後台或地區化部門,而且可能是斷續零星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