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學生參加義工活動,本來打算為成績加分,但發現人生得着遠比讀書分數重要。過去兩年參加醫院管理局「Teen使行動」的中六學生朱曉芬,最初戰戰兢兢服務精神病康復者,到後來與他們坦誠相處,更收到他們親手製作的禮物,令她動容,矢言未來要成為社工,用愛心去造就更多有需要的人。
「Teen使行動」是葵涌醫院舉辦的青少年精神健康推廣計劃,以中四至中五學生為對象,透過兩年有關「濫用危害精神毒品」、「自我形象與飲食失調」、「談情說性」等工作坊及對外義工活動,加深青少年對精神健康及疾病的認識,達致社會共融,減少歧視。
參加者之一、就讀禮賢會彭學高紀念中學的中六生朱曉芬表示,不少同學最初參加計劃,只是抱着「加分」的心態;她自己最初亦對精神病沒有認識,「有時喺街度見到有啲人好似有精神病,第一個感覺係驚;做義工會擔心唔識同佢哋相處」。
曉芬記得有一次參觀葵涌醫院,有病人說覺得在醫院過得不愉快,希望快點出院,又說有義工到訪,才感到人生有支持、有快樂、有愛護,令她感到「我哋真係好幸福」。
「初覺得係責任 而家好enjoy」
在多次義工活動中,曉芬又與精神病康復者大玩破冰遊戲,跟他們一起製作食物,曉芬始發現原來他們「好活潑,好活躍」。後來更收到兩個康復者合力製成、附有她英文名字「Daisy」的盒子,令她動容,「佢哋平時唔容易交出自己個心,但佢哋對住我哋,會講心底說話出嚟」。這名愛心天使更感染身邊同學一起參加義工活動,並矢言未來要成為社工,「最初做義工覺得係責任,而家我覺得好enjoy」。
負責計劃的葵涌醫院臨床心理學家陳雅欣表示,「Teen使行動」只是「撒種」,希望學生完成計劃後,可回饋社會之餘,更對自己的生命和成長有所體會。「Teen使行動」由2002年開始舉辦,去年度參與計劃的學生有320人,舉辦近180項校內及義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