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下屆特首選舉明年3月舉行,泛民是否派人參選,將影響中央部署。民主黨昨召開特別黨大會,以74%贊成票大比數通過支持泛民派員出戰特首選舉,並建議明年1月進行初選,決定人選。但公民黨黨魁梁家傑堅持初選勞民傷財,希望泛民集中火力反替補機制。中文大學政治及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泛民兩黨各有盤算,若靠民調決定人選,有政治明星的公民黨較有勝算;民主黨地區動員能力較強,民間投票則對該黨有利。記者:陳雪玲
民主黨昨經過兩個多小時會議,討論該黨可否派代表參與下屆特首選舉或參與泛民甄選代表的協調機制,終以132票對45票通過議案。民主黨主席何俊仁會後表示,該黨決定支持泛民參與特首選舉原因有二,首先是要建立一套泛民接受的初選機制,為2017年普選特首作準備;其次是利用此平台展示民主派對香港的承擔,「要畀市民睇到制度上有嚴重缺陷,造成社會深層次矛盾,所以任何欽點嘅班子都如此不堪」。
一直反對泛民參與特首選舉的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表示尊重黨員決定:「我係擔心會幫(小圈子)制度塗脂抹粉,令香港人覺得可以接受……今次民主黨參與,要好清楚話畀國際社會聽我哋贏唔到,參與只係抗爭手段!」
要集中火力反對替補
不過,公民黨黨魁梁家傑對於民主黨提出的初選機制甚有保留,「民主黨話為2017年普選作準備,到時泛民係點,選舉係點都唔知,咁準備法係咪無的放矢呢?民主派家唔係食飽飯冇嘢做,我哋仲要集中火力保住市民嘅補選權」。他說,公民黨認為特首選舉是「先議題,後人選」,未有議題前提人選是本末倒置,又重申該黨不介意「抬轎」,「我哋畢竟唔係同一政黨,初選係會傷感情o架」。泛民將於8月中再開會磋商,尋求共識。
兩黨應提名前達共識
中大政治及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指,泛民參加特首選舉,透過初選凸顯出小圈子選舉的不合理,「只用民調其實有危險,好似上屆梁家傑嘅民望輸畀曾蔭權,對泛民嚟講好尷尬,如果初選有幾萬票支持就較易詮釋」。他分析,公民黨與民主黨對初選的立場反映他們的盤算,因單靠民調決定泛民代表,有政治明星的公民黨較有勝算;反之,地區動員能力較強的民主黨進行民間投票會較有利。他認為,兩黨應在特首選委會提名前達成共識,才可說服泛民中人在選委「搶灘」,否則連基本提名人數都不夠,遑論參選特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