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地方債移形換影發改委定規則 政府不能干預

杜絕地方債移形換影
發改委定規則 政府不能干預

【本報訊】為免地方政府在重組地方債罔顧利益,忽略金融安全,發改委為新債換舊債的地方債定下「硬」指標,其中規定地方政府不能干預企業重組債務,亦不能為求達到發新債目標,自行調動國有企業的資產與資金。 記者:周燕芬

發改委上周急向地方融資平台公司發出地方債再融資的新遊戲規則,相信是針對雲南省政府為解決到期未能償還地方債,迅速將好壞資產重組,逼令債權銀行接受重組債務方案有關。

成為挽回信心「探熱針」

雲南省政府較早前計劃將雲投集團的核心資產轉入新成立的另一家平台公司雲南省能源投資集團,這移形換影行動直接影響到當地7隻債券的償債能力和信用狀況,而且其中兩隻債券或將變更償債主體。雲南省政府解決自身問題,不過,卻增債權銀行風險,且即時被評級公司降級。
雲投集團引發地方政府也會賴債憂慮,兩次由財政部主持的地方債出現不足額認購更惹中央關注,今次發改委出手,消除市場疑慮。財政部昨代理招標的226.6億元人民幣地方債,息率上升14個基點,報4.07厘,今次能否獲足額認購,成為地方債一個挽回信心的「探熱針」。

重組前須履行四個程式

要杜絕雲投集團再現,發改委罕有地要求地方政府要做好本份外,亦加強獨立第三者的監察力。發改委要求,地方債重組前,要履行四個程式,包括獲得債權人會議同意、為償債能力進行專項評級,新評級應不低於原來評級、資訊需即時披露,以及重組方案應上報發改委。
此外,重組後的融資平台公司,其經營性收入需要100%覆蓋其負債,同時,當地政府負債率不超過20%、償債率不超過20%,以及債務率不超過100%三個指標。
為免政府面臨賴債危機始知會銀行,發改委要求融資平台公司建立提前還款的償債分攤機制,如七年期債要到期前數年已陸續償還部份債款。
發改委對新發債券再次提高門檻,正在試圖消除債市對城投債未來償債風險的擔心。不過,這些措施對市場信心的提振能夠起到多大效果尚未可知。一位券商表示,分期還款的做法,其實以前發改委就曾提出過,但效果一直受地方政府控制。
國泰君安則指,地方政府透過融資平台公司的發債衝動仍然很大,但其手中可以支撐融資平台公司轉型為一般經營實體的資源幾乎已經用盡,因此,新債換舊債除了資產重組,似乎沒有別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