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凱迎報道】繼養和醫院懷疑失救事件外,浸會醫院也懷疑因疏忽令病人枉死。患二期腸癌的54歲梁女士,今年一月入住浸會醫院準備由資深外科醫生李國強進行手術,卻突然腹痛、嘔吐及大便帶血,護士只按李指示為梁處方藥物,無急召醫生到場救治,梁翌日血壓驟降及呼吸困難,證實腸穿併發腹膜炎,數日後不治;家人質疑梁枉死是醫院及醫生失誤所致,狠批:「去私家醫院好無保障!」
死者的女兒范小姐稱,母親於今年一月五日確診患第二期腸癌,腸臟「霉霉哋」,但原來主診醫生轉介梁予外科專科李國強醫生。三日後梁接受李國強檢查,即晚入住浸會醫院。
范憶述,當晚離開醫院前仍與母親有說有笑,翌日早上卻收到醫院來電,指母親呼吸困難及血壓低得無法量度,需要急救。當范趕至醫院,見李國強有份參與急救,並指其母懷疑因腸穿併發腹膜炎,需緊急進行手術。
降強心針劑量血壓不穩
術後梁因腹膜炎引致敗血症及多個器官衰竭,留醫加護病房期間曾有肺積水及腎衰竭,治理後情況一度穩定;當時曾有一名駐院心臟科醫生向范及家人稱,梁毋須減低強心針劑量,但范卻發現,有護士稱按醫生指示把強心針劑量降低,其母後來血壓不穩,終在1月15日病逝。
范指,母親病逝後醫院只催促他們繳付逾40萬元的費用,「話唔埋單唔出死亡證。」范不忿遂向衞生署投訴,署方稱向浸會查詢後,確定原來其母入院當晚,曾因腹痛、嘔吐及大便有血多次按鐘,護士諮詢李國強後,李只指示為病人處方藥物,梁女士其後再多次按鐘卻無人跟進,李國強或駐院醫生亦無到場,「媽咪㩒咁多次鐘等於求救,醫院同醫生明顯有失職、疏忽之嫌!」
有外科醫生估計,梁女士的腸道被腫瘤堵塞,結果造成腸穿,死亡風險達四至五成,「如果早啲做手術嘅,結果點都會好啲」,但主診醫生可能因當日下午才為梁診治,故無即時回醫院替梁檢查。
醫生稱護士無提及腹痛
年屆70多歲的李國強屬外科界老行尊,他在嘉賓大廈私人執業前,曾是伊利沙伯醫院外科部唯一顧問醫生。李回應事件時稱,梁女士入院當晚,護士只通知他病人有嘔吐,無提及腹痛和屙血,故只着護士替她注射止嘔針;李續稱,於診所替梁檢查時,無預期她有腸穿風險,並認為自己已盡力為梁診治。
浸會醫院回覆指,1月10日當晚護士一直監察梁的情況,並有跟主診醫生指示用藥;院方又指,病人術後留醫期間,護士依病人血壓及心跳,按醫生處方的藥物劑量給予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