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惠內地旅客消費帶動,本港6月份零售總額按年大增28.8%,符合市場預期。業界指,市道雖暢旺,惟反映民生的消費品如食物等銷量卻屢創新低,證明高通脹下,港人消費力持續遭蠶食。
iPhone銷售大增食品跌
本港6月份零售業總銷售金額達313億元,按年升28.8%;如單計銷貨量,增長則為22.2%。零售管理協會於6月已調高了對本港全年零售額增長的預測,昨日再度調升至25%至28%之間,如最後實現,這數字將為歷史新高。
6月份眾多零售類別中,電器及攝影器材銷貨額升幅最大,上升70.8%;包括iPhone、iPad在內的雜項耐用消費品亦表現出色,銷售大增62%;珠寶首飾、鐘錶等繼續強勢,增長59%。相反主要反映消費力的食品,銷售額雖微增1.8%,但銷量已進一步下跌至10%,其中魚及肉類等銷量更大跌15.2%,情況甚為罕見。
香港零售業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表示,近期調查顯示香港消費者信心指數屢創新低,反映高通脹令市民感吃力,食品銷量更錄雙位數跌幅,證明市民節衣縮食的程度已「非常嚴重」。麥瑞琼預料,在租金、薪酬成本趨升的環境下,這情況下半年將會持續,而無法受惠自由行旅客消費的零售商,更要面臨做不下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