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賺695億 回到海嘯前

中期賺695億 回到海嘯前

【本報訊】原本被證券界「淡然對待」的滙控(005)中期業績,上半年各項財務指標均勝過市場最樂觀預測。

純利增35% 超預期

在亞太及拉美地區領軍下,加上零售財富管理及工商銀行業務錄得強勁增長,行政總裁歐智華公佈上任後首份中期成績單,純利按年升34.7%至89.29億美元(約695億港元),回復至08年金融海嘯爆發前相若水平。滙控次季賺47.76億美元,較首季升15%。管理層指新興市場信貸減值支出歷史低位,美國信貸環境亦無轉壞迹象。
按首三季穩定派息機制,董事會宣派第2次股息每股0.09美元,綜合上半年計共派息0.18美元,按年升12.5%;每股盈利0.51美元。歐智華說,有信心保持漸進派息政策。截至6月底,集團核心一級資本比率10.8%,主因利潤增長帶動資本上升,去年同期及今年首季分別為10.5%及10.7%。

歐智華:冇嘢值得大事慶祝

滙控上半年股東回報率(ROE)亦從今年首季的11.4%,進一步谷高至12.3%,初步達致今年初歐智華修訂後的12%至15%目標區,但他強調,若按《巴塞爾資本協定三》框架計,ROE僅達10.5%,換言之,中期稅前盈利尚要多賺約20億美元,以及全年倍增此數,才觸及指標下限位。
雖然對中期業績「感到滿意」,但歐智華強調,集團只是在長途戰鬥旅程中,「踏出正確的第一步」,未來挑戰仍然艱巨,「冇嘢值得當下大事慶祝」。
亞太區繼續發揮集團增長引擎角色,其中亞太其他地區及香港區,中期稅前盈利分別增25%及7.1%,至37.42億及30.81億美元,合共對集團佔比達59.5%。
昔日受美國滙豐融資拖累而成為增長包袱的零售銀行和財富管理業務,翻身變為增長龍頭,上半年稅前盈利升1.3倍至31.26億美元,其次為增長31%的商業銀行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