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共和及民主兩黨就發債上限問題爭持多日,終有突破性進展。有消息指兩黨已就問題達成初步共識,同意於未來10年削減2.8萬億美元財赤,並分兩階段把發債上限提高2.8萬億美元,令上限增至17.1萬億美元,華府重申現時兩黨並未達成共識,仍要爭取時間努力。參議院於本港時間今晨1時就新方案表決,希望可以趕及明天交予眾議院投票,而茶黨將會是眾議院通過方案的最大阻力。
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McConnell)昨晚接受美國有線新聞(CNN)訪問時表示,各方就3萬億美元的削赤及提高發債上限方案處於「很快達成共識的階段」。他希望方案能盡快獲得通過,並有信心在毋須加稅的情況下,亦能繼續滅赤,他預期方案將能贏得大部份共和黨議員的支持。
外電引述共和黨消息人士指,有傳共和黨及民主黨已經就美國債務問題達成共識。兩黨同意即時減赤1萬億美元,並於本年感恩節(11月24日)前削減共1.8萬億美元的開支。如果政府未能於本年底前達成要求,委員會將自動通過修訂國防及長者醫療保障計劃的開支,為華府節流。
為達共識奧巴馬連番屈服
消息亦指,民主共和兩黨同意分兩階段提高發債上限至17.1萬億美元,讓政府應付開支至2012年大選前。至於庫房收入方面,消息有傳民主黨已放棄為庫房開源,意味着政府有可能放棄加稅的計劃。
兩黨態度軟化並非無迹可尋。事實上,共和黨於上周六下午公開表示,已經和白宮恢復談判,希望可以盡快得出共識。而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里德(HarryReid)亦表示,有信心兩黨最終可以達成共識。
不過,民主黨今次可算是作出較大的讓步,先是放棄透過加稅令庫房收入增加,其後為了令兩黨盡快達成共識,總統奧巴馬亦連番屈服,包括同意分兩階段提高發債上限,以及願意短暫提高發債上限數天,讓美國避過違約的同時,亦讓議員有更多時間就長遠的削赤方案進行討論。
眾議院上周五以246對173票,否決多數黨領袖里德的動議。里德於議案被否決後指出,提案中仍有不少地方需要更改,「但我相信我們應該給所有人更多空間,方便他們工作」。
參議院會於本港時間今晨1時就里德的新方案進行投票,希望可以趕及明天交予眾議院表決。但已經有評論指出,茶黨是兩黨未能達成共識的主要原因。
茶黨被指是政治塔利班
評論指出,美國自二戰以來,已經提高發債上限超過140次,從未出現如此僵局。但自從茶黨於本年頭成為國會「新鮮人」後,問題立即浮現。民主黨前參議員MartinFrost早前撰文,批評茶黨為「政治塔利班」,根本無心解決問題。「單單因為他們信奉『小政府』的理念,便不惜一切破壞美國多位領袖於兩個世紀以來以血汗建成的偉業」。
儘管茶黨政見跟共和黨相當接近,由於他們較為激進,且自信自己是改變國會守舊作風的清流,不相信妥協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一直不願支持任何一方,包括早前共和黨黨員博納提出的方案。評論預計,茶黨將會是周二投票中的最大阻力。
市場流傳的兩黨協議重點
提高發債上限:
美國將會提高發債上限至17.1萬億美元,足夠讓美國政府應付2012年大選前的開支
削減政府開支:
即時削赤1萬億美元,而政府亦會於10年內減赤2.8萬億美元
成立削赤委員會:
兩黨將會在年底前成立委員會,監督政府的削赤進度
加稅:
未有詳情,但政府已決定不會為庫房增加收入
方案落實情況:
兩黨目標於8月2日達成共識。如果方案未能趕上違約死線,奧巴馬願意短暫提高發債上限至數天
美債Q&A
Q1甚麼是發債上限?
A1:美國政府所持有的全部債務法定還款額上限,債務包括軍隊的薪俸、貸款利息及醫療津貼等,目前的上限為14.3萬億美元。而還款期限原定為5月中,後來財長蓋特納運用不同財技,如將政府津貼延遲發放等令債務報表重新調配,加上稅收較預期理想,成功將期限延遲至8月2日,但已是不能再延遲的死線。
Q2:為甚麼奧巴馬政府不能再借款還債?
A2:奧巴馬政府是沒有權這樣做的,根據美國憲法,只有國會才有權批准政府向外借貸,這個條例是於1917年成立的,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方便政府籌募資金。事實上,至今美國已成功將發債上限調高超過140次。
Q3:這次調高發債上限出現甚麼問題?
A3:由於財政危機及經濟疲弱,美國政府出現巨大財赤,控制着眾議院的共和黨要脅政府通過削赤方案,以換取該黨支持通過調高發債上限,雙方各不妥協,令議案遲遲不獲通過。
Q4:如果在8月2日或之前未能調高上限,會有甚麼後果?
A4:美債或會被評為違約,財政部長蓋特納已表示後果將會是「災難性的」(catastrophic),而奧巴馬亦警告美國經濟或會再次陷入衰退。
Q5:到底美國最終會否違約?
A5:市場普遍認為不會,而美債孳息率亦沒有出現如其他歐豬國家般急升現象,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已警告,若在限期前國會未能達成共識,將會降低美國AAA的信貸評級。與此同時,今年美國有特別多債務需要續期,佔總債務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