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住養和富婆洗腎枉死

200萬住養和
富婆洗腎枉死

【本報訊】養和醫院發生病人懷疑失救致死事件。77歲的張婆婆於養和醫院進行植入腹膜透析導管手術以便日後進行洗腎,疑因手術出問題陷入休克,在危急關頭,養和駐院醫生未有到病房診治,家屬又指護士處理輕率,掛單主診醫生八小時後才到場,張婆婆六日後死亡。家人花200萬元醫療費卻換來母親枉死,「我哋畀得錢入私家醫院,希望有好嘅服務,點知服務水平會係咁樣」,聲言追究到底。記者:陳沛冰、梁麗兒

張婆婆家境不俗,其女兒葉小姐向本報表示,選擇養和醫院是希望母親獲得最好治療,「名牌醫院,諗住媽媽嚟做手術,有最好嘅醫生,最好嘅護士」。她指母親上月23日在該院進行大型心臟手術,主診醫生之一是著名心臟科權威趙瑞華,手術後母親很快便康復。
其後張婆婆腎臟出問題,曾進行血液透析(俗稱「洗血」)引致血壓低,醫生建議她轉為腹膜透析(俗稱「洗肚」);她一向有兩名腎科主診醫生陳楚文及余宇康,經陳介紹下,由泌尿外科專科醫生何國錦為她進行植入腹膜透析導管手術,以便日後洗肚。

張婆婆本來一家四代同堂,兩個月前才與孫女等家人飲茶,可惜疑因養和醫院失誤而病逝。

休克八小時 醫生無現身

手術本月9日晚上約7時半在養和進行,養和麻醉科專科醫生陳志強負責為張婆婆作局部麻醉。與妹妹均是註冊護士的葉小姐表示,插入導管原是小手術,只需約半小時,但當晚手術延至約一小時才完成,母親被推出手術室時陷入休克狀態,血壓低。家人眼見母親血壓儀器上的數字不斷下跌,晚上約11時遂要求護士傳呼所有掛單的主診醫生到場協助。
葉小姐表示,家人心急如焚之際,護士卻輕率了事,「護士畀唔到訊息醫生話情況危急,仲call得好輕鬆,淨係同醫生講媽媽血壓低,好唔專業」。陳楚文及余宇康一直沒有現身,護士指他們只在電話中交代抽血檢查及用藥情況。
約凌晨3時,即八小時後,麻醉科專科醫生陳志強到張婆婆病房,「佢話媽媽中風,情況可以接受」,但未有為母親作任何急救。其後葉小姐才知護士根本沒有傳呼心臟科醫生趙瑞華,再三催促下,凌晨約5時趙瑞華終於到醫院為張婆婆診治。當時她呼吸每分鐘只有40下,要用100%氧氣輔助呼吸。護士亦一直沒有傳呼何國錦醫生。
葉小姐不滿地表示,掛單主診醫生未到醫院前,曾要求養和駐院醫生為母親診治,「護士話駐院醫生唔上嚟,真係好嬲」;其間亦沒有較高級的護士到場。
八小時令張婆婆不能再醒來,葉小姐及家人本月13日與養和管理層會面投訴。翌日何國錦指其母親可能腸穿,洗肚水內有糞便,但沒有交代原因。何只表示可為母親進行修補腸臟手術,但成功機會只有一成。家人不想母親冒險,本月15日她已返魂乏術。

失去母親的葉小姐(右)與妹妹,選擇養和是因為希望得到最好的治療,豈料母親卻魂斷醫院。曾顯華攝

養和:護士觀察只是倦睡

母親病逝,令葉小姐全家愁雲慘霧,家人痛心之餘,誓要為母親討回公道,「從無想到母親會命喪小手術」。張婆婆由上月4日入院至去世,住院費高達200萬元,「我哋畀得錢入私家醫院,希望有好嘅服務,點知服務水平會係咁樣」。家人計劃向醫務委員會及護士管理局投訴,「如果唔係(媽媽)死唔眼閉」。
養和醫院發言人表示,根據護士的觀察報告張婆婆手術後的情況是倦睡,院方已接獲家屬投訴,會就事件作內部調查。

張婆婆失救經過

6月23日
進行心臟手術,一周後可自行呼吸,進食及說話

7月9日
7:30pm 泌尿科醫生何國錦為張婆婆做手術.將導管插入腹腔,以便日後洗肚
8:30pm 手術完成,血壓下降,病人休克
11:00pm 血壓仍偏低,家屬要求護士傳呼主診醫生作出診斷,但沒有醫生到場

7月10日
1:00am-3:00am 血壓急劇下跌至危險水平家屬要求護士再傳呼主診醫院,仍不果
3:00am 麻醉科醫生確定張休克,沒養和駐院醫生到場
5:00am 心臟科的主診醫生趙瑞華抵達作出診治

7月13日
家屬與養和管理層會面投訴,醫院指會聯絡醫生了解事件

7月14日
何國錦醫生指張婆婆可能腸穿,補腸手術成功機會一成;張沒做手術

7月15日
張婆婆去世

資料來源:張婆婆家屬

何國錦小檔

‧1975年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畢業
‧1993年考獲外科專科資格
‧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中環開設診所私人執業

陳志強小檔

‧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澳洲皇家外科醫學院麻醉科院士
‧澳洲及新西蘭麻醉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麻醉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麻醉科)
‧麻醉科專科醫生

資料來源:養和醫院、《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