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論衡:中國硬着陸風險降

德智論衡:中國硬着陸風險降

年初至今,亞太區投資市場表現一般,其中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亞太區指數幾乎原地踏步。隨着區內尤其是中國通脹壓力紓緩,以及部份國家將會舉行大選,對投資者而言,反而可提供入市機會。德盛安聯成員公司RCM認為,投資者會出現態度轉變,溫和的風險胃納在第四季會重臨亞洲。
先談談中國,預期通脹在未來數月會減慢,但速度不會非常顯著。我們預期今季內將繼續實施緊縮政策,可能在第四季才會有所放鬆。事實上,中國的孳息曲線已經變得平坦,市場開始反映擴張性政策的影響。1年及5年期孳息率分別為3.5厘及3.6厘。
相輔相成的是,總理溫家寶早前表示,物價總水平處於可控區間,並有望平穩回落。這可能預示政策正常化會早於預期出現。無論如何,雖然緊縮政策的影響正開始形成,我們預期硬着陸,甚至滯脹環境不會出現。
印度方面,執政者須解決龐大預算赤字以及經常賬赤字。雖然印度一直果斷地削減汽油及煤油零售價格,以免預算赤字擴大,但預期未來數月仍面對貨幣緊縮的壓力。

韓台內需股可吼

部份市場的大選周期開始加快,最明顯的是7月上旬泰國,當地股市在大選後急跌,可能象徵增持該市場的時機。今年泰國大選後,萬眾期待的台灣大選於2012年1月進行,而南韓大選則在2012年12月進行。預期在台灣及南韓分別舉行大選前,內需股及消費品股可望受惠。
企業層面上,盈利將會表現參差,尤其是因成本上漲而利潤率受壓的公司。能夠轉嫁成本給客戶承擔的公司仍備受看好。日本地震發生後,資訊科技供應鏈中斷,不少公司優先處理定單以確保存貨充足。因此,雖然第三季通常是科技公司的旺季,但由於定單透明度不清晰,今年的情況似乎並不明朗。南韓方面,基本及宏觀因素導致多隻消費股受惠於消費增加,令業績表現強勁。
投資者普遍擔心區內經濟增長。同時,憂慮緊縮政策,過份收緊銀根等政策風險將會成為投資者關注核心。由於油價上漲、貨幣升值、來自歐洲的影響及區內當局採取持續收緊銀根的貨幣政策,預期2011年下半年會出現經濟增長放緩的風險。然而,在假設基本情況內,並不會出現硬着陸或持續滯脹環境。亞洲的長期基本宏觀經濟前景強勁,尤其是食品價格及能源價格上漲帶來的通脹風險在未來數月似乎可能不再加劇。

德盛安聯資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