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立醫院今年首季發生兩宗搞錯手術位置或調亂病人身份的事故,其中一宗涉事的醫生疑因遊魂,在替一名左眼患白內障的病人進行手術時,竟對病人左眼已做的記號視而不見,錯在病人右眼注射麻醉藥,另一名負責監督的醫生在藥物注射完畢時,才發現出錯。
記者:陳凱迎、陳沛冰
醫院管理局於定期刊物《風險通報》中披露,一名外科醫生為左眼患白內障的病人進行手術前,雖已在病人的左眼畫下記號,但該醫生在另一房間拿完手套再回到手術室時,卻站了在病人的右邊,並對自己所作的記號視而不見,在病人的右眼注射麻醉藥。
三宗人體內遺醫療物品
直至一名負責監督的醫生到達手術室時,才發現該名外科醫生出錯,但當時麻醉藥已注射完;該名外科醫生遂改回在病人左眼進行手術,病人的右眼最終並無損害。
除搞錯手術位置,公立醫院今年首季發生三宗遺留醫療物品於病人體內的事故,包括一名手術後傷口受感染的病人,在處理傷口時被留下兩塊紗布於體內;另有一名髖關節移位的病人,拆石膏後被遺下一條導線;餘下的一宗個案則在進行白內障及青光眼手術後,被遺下一塊一毫米乘兩毫米的海綿於眼內。
另外,今年首季公院發生26宗與藥物相關的事故,當中最常見的是處方出錯,佔17宗;其餘包括2宗配藥出錯及7宗派藥出錯。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副會長崔俊明表示,有關藥物事故以牽涉嗎啡類藥物的較為嚴重,例如有兩名正使用機器輔助呼吸的病人,被派錯無被處方的嗎啡藥。
崔俊明說,「嗎啡會抑制呼吸,本身已經要用呼吸機嘅病人再用埋嗎啡,隨時唞唔到氣。」派錯藥的事故還包括有病人的嗎啡藥量被錯誤地由原來的2毫克,加重四倍變成10毫克;有使用鎮痛藥貼的病人,藥物劑量也由原來的2.1毫克加大一倍變成4.2毫克。
其餘藥物事故包括有醫護人員拿取病人的電子病歷,造成錯誤處方;另有病人的治癌藥物,由原來的37.5毫克加重三倍,變成15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