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人:打造閃爍濱崎步 光纖魔術師

非常人:打造閃爍濱崎步 光纖魔術師

我為眼前的發光人體着迷,甚至覺得,好像在雪白的皮膚之下,清冽透明的血在涓涓地流。這是松岡象一郎的光纖魔法。我想,他真像個魔術師,讓幻想成了現實。他卻說,要製作比實物更「真」的東西。在這「幻」與「真」之間,我被迷惑了……

撰文:佐保暢子
攝影:三原久明

松岡象一郎(MatsuokaSho-ichiro),日本唯一的光纖藝術家,也是日本特技化妝業的執牛耳人物。68年生於日本千葉縣,畢業於東京工藝大學短期大學部,自小醉心特技化妝,憑這一技之長在廣告及時裝等媒介活躍了二十年以上。近年,致力用光纖作藝術創作,並舉辦個展。「骨頭」系列作品,預定於明年在東京大學博物館展示。 http://www.gm-atelier.com
(GMAtelier)


你記得這個GATSBY廣告麼?

日本型男本木雅弘很有魅力地唱歌,意思是:「弄好髮型活下去,LaLaLa……人生多麼燦爛……」唱着,本木老化,變成骨頭,但硬淨髮型可一直沒變。

一手令本木急速老化的,正是松岡象一郎,今天,他更是在日本人所共知的光纖藝術家。
魔術不是一天能創造出來的。從化妝藝術開始事業的松岡,如何踏入光纖世界?還是得先從特技化妝談起,這是他投身特殊藝術界的起點。
可以說,特殊藝術的發展跟電影發展同步。就如瑪麗·雪萊在十九世紀初所寫的科幻小說中的科學怪人,那令人畏懼的大頭以及臉上有傷疤的面貌,是1930年的電影版《科學怪人》中特技化妝師JackP.Pierce所創造。造型獨特的人物角色,造就了不少成功的電影。在特技化妝師這行業在美國開始被關注的八十年代,松岡只是個中學生。
82年,他在戲院看到電影《鬼驅人》(Poltergeist),就被其特殊效果吸引住。同學們熱心討論這部電影多麼可怕惡心,但他對這些話題毫無興趣,腦袋卻是不停思考那麼精采的效果是怎樣創造出來的。他說,自己從小好奇心強,看到魔術師表演,都想學習如何做,馬上就要買道具試試。恐怖片《鬼驅人》並沒嚇壞他,反而刺激了他從小培養的好奇心。那時起,他就決定,自己都要做特技化妝。「可是……」他笑着說:「當時,在日本根本沒法學習。我只好盡量搜集英文雜誌,如果有介紹特技化妝的文章,就拿着詞典一邊繙譯一邊學。」雜誌上寫着用甚麼材料,他就依樣畫葫蘆照着做。恰好,他的母親當時在牙科工作,牙科有不少特技化妝所需的材料。院長知道少年松岡的挑戰,也很支持他,把牙科所使用的模型材料提供給他。全賴牙科醫院的協助,他開始製作殭屍或者手指等人體部位。他說,現在看這些作品,一點沒有真人的皮膚感,作品上只看到自己的指紋而已。可是,這些指紋正好印證了他當時的熱情。

■經典恐怖片《鬼驅人》,引爆了松岡創造虛幻的夢想。

■20歲的松岡,已跑到荷李活,參觀著名特技化妝師ScreamingMadGeorge(左)的工作室。

■像在泥土中長出的腦袋……

■光纖的異色彷彿顯示出神經活動。

■加上不同顏色膠膜及燈泡,塑造出這異樣的「生命體」。

5年之約

迷上特技化妝的少年松岡上了高中,正好碰上美國來了一名著名特技化妝師舉行訪日講座,當然他拿着自己的作品相片到會場去了。在會場前排隊的時候,日本著名化妝師TonyTanaka(日本女星田中千繪的父親)竟然排在他後面。雖然Tanaka先生讓他的助手看着位置就走開了,但少年松岡沒有錯過此機會。立刻轉身就向他的助手問候,展示了自己作品的圖片。
他還記得,那位助手跟他說:「你做得很好。但還得學習技術,5年後來再找我們吧。」松岡回想起來也覺好笑,「當時,我把他的說話當真呢。」長大了當然就明白,這只是那助手對陌生學生講的一句禮貌說話而已,這一句話,確是令他振奮了。他完成高中後就轉到專科學校學美術,然後再上化妝學校。如此熬了5年,他真的挺着胸膛,到TonyTanaka的辦公室敲門。「5年過去了,我來找你們了!」只是5分鐘面試,他就被錄用。因《鬼驅人》而萌芽的夢想,就此成真。這時,他22歲。
在當時泡沫經濟下的日本,企業不停拍廣告,電視劇也大量開拍,他是忙得不得了。累積兩了年經驗,已不能滿足在一個地方工作,於是決定獨立,找尋更大的工作機會。可是不久,泡沫經濟崩潰,特技化妝頓時失去了市場。90年初,他加入了失業大軍,這是他第一次受到巨大挫折。幸好,幸運之神還是向他微笑,有人給他轉變的機會,讓他當上美術學校的特技化妝老師。隨着化妝用的化學材料急速發展,課堂就變成他的實驗室,他跟學生們一起研究不同材料以及塗料的效果,發明了他獨有的各種秘笈。他回到起點重新開始研究,搜集了比以前更多的資料,這段日子成了他最寶貴的時光。
直到99年他終於再次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我們的工作是應客人要求製作。」我問,有沒有他的技術做不到的東西,他充滿自信:「基本上沒有不能做的。」沒太多人知道,曾經有著名魔術師,借松岡的技術來實現令人驚訝的魔術。是甚麼魔術?恕我不能透露。也許可以說,松岡才是真正的魔術師。

■《第5元素》的這個場面,把松岡誘入光纖世界。

■03年Panasonic廣告中,濱崎步的閃爍造型。

■光纖的編織,是使用日本京都絹紡的傳統技術「西陣織」。

■黏土、矽樹脂以及光纖,是主要材料。

■完成後的作品,變幻出華麗的光芒。

為幻想賦予生命

在01年的某天,意大利名牌BVLGARI的一位負責人到了日本,偶然看到的他作品,之後竟親自來到工作室,希望松岡能在BVLGARI的晚會上,為他們創造一個像電影《第5元素》的世界。松岡接下了這個客戶,但卻沒有完全模仿電影中的精采畫面。客戶只給他幾個「謎語」般的要求:《第5元素》、外星人以及歌劇情節,要松岡自己拿出答案。品牌的特點加上電影的場面,讓他想到了寶石,最後松岡決定用光纖營造出寶石般的閃爍感。他的第一件光纖作品,化了幾個月才完成,演員穿上用光纖製作的晚裝高歌,軀體發出如夢似幻的光線,為他贏得國際的讚揚,也讓他找到了創作的新方向,從此迷上光纖的魅力。
特技化妝師用一雙巧手,令想像成真。松岡承認,隨着電腦技術的發展,在電影等領域,電腦將會代替了特技化妝的工作。可是,他強調,關掉電腦,那些作品便不再存在。他要做的是創造出能夠在大家眼前展示出來的事物,讓大家去感覺到它的存在。
松岡曾經舉辦了以「生命」為主題的個人展覽,他用了三個沒有形狀的辭彙來介紹自己的作品:總體記憶(遺傳的潛在意識)、體內記憶(來自父母的繼承意識)及體外記憶(自己所得的經驗知識)。看他造人體時,每個毛孔都追求逼真,親手一個個的鑽出來,而他的最新光纖作品,主題是「骨頭」。他以光纖,讓已失去生命的骨頭再生。也許他對人體、對生命的好奇,已透過「皮膚」進入「骨頭」,再進入更深層的領域。

■光纖技術亦被用到時裝設計上,看看皮毛Tube的內裏乾坤,足見製作複雜。

佐保暢子,東京人,在傳媒流浪了十多年的自由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