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恒隆地產(101)昨公佈截至今年6月底止全年業績,期內缺乏賣樓收益,基本盈利大跌59%,至27.4億元,末期息維持54仙。董事長陳啟宗未有透露內地新收購或本港賣樓動向,強調要等樓市「夠熱」才會推盤。
雖然業績倒退符合市場預期,但恒隆中午公佈業績後仍要面對沽壓,收報28.8元,跌4.2%,跌至去年中水平,較去年11月配股價低23%。
被問到恒隆去年底趁高位配股集資過百億元後,一直沒有新的內地收購項目,令市場失望,陳啟宗反指「一拎到錢就買嘢,水平差啲」,他認為可以「袋袋平安先」「市唔就都無辦法」,指內地市場環境複雜,令公司「無機會落手」。
他強調,公司有2000萬平方呎商業樓面在發展階段,需要逾十年發展,未來資本開支500億元;暗示即使未有新項目,也不會阻慢內地發展步伐。恒隆去年已買入200億元人民幣,準備投放內地項目。
繼瀋陽皇城恒隆廣場去年中開幕,濟南恒隆廣場亦將於8月開幕,陳啟宗稱,半年前已全部租出,租金回報優於前者,但沒透露實際租金及年租金收入。
賣貨尾等一兩年無所謂
香港方面,市場曾於6月中傳出恒隆趁新地(016)開售瓏璽,準備推售同區的浪澄灣貨尾單位,惟最終沒有落實,恒隆去年度便沒有賣樓收入,業績全部來自租賃業務,期內租金收入增長14%,至52億元,利潤上升18%。
陳啟宗表示,「係市場唔畀機會我哋賣」,浪澄灣及君臨天下兩個貨尾盤,過去一年的二手價沒有顯著升幅,成交量偏低,反映樓市不夠熱,既然公司「唔等錢使,等一、兩年都無所謂」。
至於政府應否復建居屋,他不支持也不反對,「唔行呢步最好,行到呢步咪行埋去」,何謂「行到呢步」?他否認與中央官員對香港官員的批評有關,解釋這只是簡單經濟學,住宅供應少,推高樓價,政府便要復建居屋,此舉與中央興建保障房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