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獲獎網 - 陸離

香港人獲獎網 - 陸離

又看到香港青少年精英,本月在國際「奧數賽」連獲兩金一銀三銅,又喜又悲。希望有更多香港人一齊歡喜。
那麼又悲甚麼呢?悲的是「多數」香港人,長久以來,對於香港老中青童四代,回歸前,回歸後,不斷在國際獲獎,獲世界冠軍,都彷似過眼雲煙,甚至視若無睹,反而將香港的缺點弱點,盡量放大,罵罵罵,從2003年「暫時最後一次、50萬人七一上街斯斯文文井然有序大遊行」之後,就逐漸流行衝擊文化、推撞文化、掟嘢文化,部份香港人且以「衝、撞、掟」為傲。
或者體育總是引人注目一些,所以李麗珊在體壇「零的突破」奧運一金,黃金寶單車一金,至今人人樂道,光芒四射。(別忘記李麗珊、黃金寶,都是民間「自己來」,並非政府培訓!)而體壇也沒有忘記黃金寶的偶像洪松蔭,他更早在單車國際賽獲得不少獎項。但是何偉龍「灣仔劇團」為洪松蔭編了話劇《秒速18米》,叫好叫座,載譽重演,為何彷彿始終只是小眾的事?
最近毛俊輝《情話紫釵》在上海獲獎,高志森、焦媛、林奕華的舞台劇不斷在中港台、東南亞,巡迴演出,為何只得林奕華,好像聲音大了一些?(順及:延到今天方才正式致謝「演藝學院舊生會」和「愛麗絲劇場實驗室」響應科款支持《情話紫釵》上京接受國家邀請粵語演出,原諒我樹懶。大家知道還好後來特區政府臨急辦妥了。)
因此日前倡議「香港人獲獎網」,樹懶拚了老命,事在必行。阿童木說她不懂「做網」不要緊,我們先在「臉書」如前用土法。謝謝「書之驛站」主人馬吉、電腦專業陳同,先後響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