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升溫 預期加息 美元積弱亞幣強勢沒法擋 澳元紐元創歷史新高

通脹升溫 預期加息 美元積弱
亞幣強勢沒法擋 澳元紐元創歷史新高

【本報綜合報道】美元持續弱勢,加上澳洲公佈最新通脹數據超預期,令亞太區貨幣昨呈現強勢,追蹤亞洲區內10種貨幣(不包括日圓)的彭博摩根大通亞洲貨幣指數,昨升至120.14的14年高位;澳元及紐元亦應聲抽升,兩種貨幣同創自由浮動以來新高,高見1.108美元及87.66美仙。

另一方面,市場亦預期亞洲各國央行將會繼續加息遏通脹,不過現階段難以阻止亞太區貨幣強勢。
由於美國債務上限談判仍未有進展,令美元近期積弱,亞太區貨幣本已備受追捧。不過,馬來西亞、南韓、印度及澳洲等國家近日均釋放出通脹升溫訊息,令亞太區貨幣進一步被炒上。

韓圜今年累升逾7%

其中南韓圜升至近3年來高位,兌美元年初至今已累升逾7%,不過該國政府周二表示通脹問題仍然嚴重,希望盡一切辦法將消費物價指數(CPI)升幅控制在4%內。
馬來西亞日前亦表示,通脹升溫在國內已成為極關鍵的問題,馬來西亞央行行長上周更表示,現時利率偏低,暗示有加息需要,令馬來西亞貨幣近日不斷攀升,兌美元年初至今已升值逾4%。印度在周二宣佈加息後,印度盧比昨日續升0.4%,近期印度盧比升勢為近7年來最強勁,顯示該國可能仍有加息空間。
澳洲及新西蘭兩個商品及資源國家貨幣,近期亦受惠美元弱勢而備受追捧。其中澳洲昨公佈第二季CPI升幅高於預期,令澳洲聯儲銀行今年內加息預期升溫,澳元兌美元再創30年新高1.108。不過,澳洲財長斯旺強調,不會干預澳元滙率,同時又表示將在年底前決定是否擴大國內債市規模。

債市或加碼 澳元添動力

有分析指,在歐美均受到債務問題困擾的情況下,投資者對美元和歐洲貨幣信心明顯不足。澳元等商品貨幣成為替代美元和歐洲貨幣的首選之一。但澳洲債市的規模較小,難以吸納過多的資金,反而限制澳元的升幅。一旦澳洲決定擴大該國債市規模,澳元料會進一步飆升。新西蘭方面,該國央行將於今日公佈議息結果,市場預期該行會將息口維持於2.5厘,但下半年則會加息至年初地震前水平,故與澳元齊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