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官評價近年變差

京官評價近年變差

【本報訊】香港回歸前後,北京對香港公務員能力相當肯定,甚少開腔批評,所以在前任特首董建華「腳痛下台」時,中央起用當時的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做特首,嘗試以公務員治港;但近年京官對港官評價大不如前,認為港官缺乏開創性與膽色,只能守成而難以肩負重大責任。
北京在回歸前,一直認為公務員是港英留下的重要管治機器,而且效率極高,是維持香港管治的重要骨幹,例如國務院前總理朱鎔基於02年接見時任特首的董建華時,曾大讚香港政府公務員相較內地「效率比較高」。

彈公務員因循保守無膽

另一中央領導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去年9月接見由公務員事務局局長俞宗怡率領的一眾常任秘書長訪問團時,不但在國家行政學院給予一眾公務員高規格接待,更大讚香港公務員為香港繁榮穩定、落實「一國兩制」作出重要貢獻,歡迎他們再到內地研修,進一步了解國情。
近年香港政治及社會問題叢生,港府官員及公務員面對民意及政治壓力,顯得左支右絀,部份京官對港公務員看法也有改變。
有官員指出,近年中港兩地合作增加、兩地官員交流越來越多,有京官覺得香港官員及公務員做事太過因循、保守、缺乏開創性及膽色。以港珠澳大橋工程為例,有內地官員對港府官員無法盡快落實工程,要拖延多年有微言,「佢哋覺得班香港官員仲成日拎番以前嗰套做事方式,乜嘢都唔敢揸主意,同家內地官員水平差好遠」。
不過也有港官認為,中央不應用內地標準去評價香港高級公務員表現,「香港高級公務員要面對輿論、民意、立法會議員壓力,唔似內地官員咁,做乜都可以用長官意志辦事,話做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