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寶 - 蔡瀾

走 寶 - 蔡瀾

在一片懷舊及集體回憶的浪潮中,為什麼沒有人辦何藩的攝影回顧展呢。
六十年代中得過無數國際沙龍獎的何藩,對攝影的光與影捕捉得非常到家,同時記錄了這年代的點點滴,是一些很值得看的作品。
但後浪推前浪,這些黑白菲林沙龍照片,被什麼中途曝光、多重疊影等所謂新技巧代替,還當成「泥濘河中爛木船」來譏諷。輕浮的批評者,不懂得經典的永恆。
正這麼想,接到一封來信,打開一看是張明信卡,寫着「何藩,一個香港的回憶」的攝影展,日期是六月二日到九月三日,二○一一年,這可好,終於有人認同。
仔細看地點,在Modern-BookGallery,49Geary,4thfloor,SanFrancisco,原來攝影展開在三藩市。
卡上,是烟霧朦朧的維多利亞海港,停泊着一艘美軍戰艦,灰顏色,而旁邊的,是香港旅遊標誌的那艘帆船的黑色剪影。
後頁,一個三角構圖,拍皇后大道的電車軌跡,路人走過,腳踏車橫行無忌,兩旁商店的招牌林立,已找不到一間生存至今的。
攝影技巧是另一回事,何藩作品永遠保持着一份真,他就是那麼老老實實地用鏡頭留住。事隔五六十年後,我們也只有靠這些蹤跡追溯以往的人生,珍惜今日的幸福。
我們應該學會欣賞何藩,歷史博物館也應該有他的作品。可惜香港永遠是那麼後知後覺地走寶,像金庸圖書館,要跑到澳門才找到。香港人,醒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