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室樂團(IsraelChamberOrchestra)打破70年來禁忌,昨日(周二)在德國首次公演二戰納粹魔頭希特拉(AdolfHitler)生前至愛19世紀反猶太作曲家華格納(RichardWagner)的作品。
華格納主張反猶太
樂團今次是為拜羅伊特音樂節(BayreuthFestival)演出,這個一年一度的音樂節是德國最重要的古典音樂節,由華格納1876年親自創立。在音樂會中,樂團先演奏以色列國歌,之後是在希特拉治下第三帝國被禁的兩名猶太作曲家的作品,最後是華格納的《西格弗里德牧歌》(SiegfriedIdyll),演出獲現場觀眾站立致敬。
由於華格納的反猶太寫作和種族純正理論,深深影響了希特拉,外界對以色列室樂團今次的決定反應兩極。有人認為是「跟歷史和解」的象徵,但大屠殺生還者組織猛批樂隊「可恥地離棄了納粹的受害人」,以色列政界更威脅撤銷樂團資助。
樂團指揮帕泰爾諾斯特羅是猶太人,母親是大屠殺倖存者,他認為現在應「將華格納的世界觀與音樂分開」。他說:「華格納的思想和反猶太主義很可怕,但同時他也是一名偉大的作曲家。」
樂團34名樂師中,不少都是大屠殺倖存者後代。樂團行政總裁赫什科維茨形容,「這是一場勝利音樂會」,由一群來自以色列國的猶太樂師演出華格納的作品「是最佳的回應,並證明他們(納粹)不會勝利」。
英國《每日郵報》
話你知
華格納令希魔反猶太
華格納是19世紀德國著名作曲家、劇作家和作家,他在文章和劇作中宣揚的種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思想,啟發了納粹魔頭希特拉建構他眼中的理想德國。
華格納1850年發表題為《音樂中的猶太主義》的文章,批評跟他同期的猶太作曲家,又指摘猶太人是德國文化中「有害和異類的元素」。猶太音樂家創作出膚淺的音樂。希特拉是華格納的忠實「粉絲」,與華格納後代關係密切,納粹德國在意識形態宣傳上借用華格納部份觀點,納粹在德國的首個集中營「達豪集中營」,曾用華格納的音樂作為「國家音樂」再教育政治犯。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