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好的角度出發,滙豐黑池交易理論上有助提升其客戶完成交易指示的效率及時間。很簡單,一隻市場需求大的股份,指示買盤肯定較指示沽盤為多,如果遵照目前交易按盤排隊習慣,除非按下的買入指示盤是最高價,否則交易指示是難以短時間內完成。所以,如果滙豐的黑池系統是公平、公正的話,滙豐客戶在技術上是有「插隊」優勢,只要在滙豐系統內的買賣指示能夠自行配對,交易會較在公開市場更快完成。
但市場力量,遠較滙豐的盤源及影響力為之強大。滙豐系統流量就算是全行之冠,亦很難敵過市場的左右。所以我對滙豐客戶能夠在系統中以市場最佳價格完成買賣指示的承諾有所保留。簡單講,滙豐黑池系統內的最佳價格保證,可以受系統以外的主流市場影響;也不能排除市場或大戶,具備誘因左右滙豐系統內的最佳成交價,從而謀取最大最快利益。
一個股市兩個市場
舉個例說,一隻充斥路邊社消息的股份,在臨開市及收市前,總會被大戶有目的地掛滿偏離合理價格的買賣盤指示。如果滙豐黑池系統內的散戶,全數以市價作為按盤交易指示,他們很可能會被懂得製造市場價格的大戶全數吃掉。假如稍後港交所(388)再次引入競價時段,我會擔心已成為黑池中主要參與者而資訊卻處於弱勢的散戶,將更容易成為大戶的點心。
前文提及過,關注市場出現兩個交易所的疑慮,並非憑空想像。滙豐之外,本港具備網上交易客源的銀行,包括中銀(2388)、渣打、恒生(011),肯定會有樣學樣,加入建立黑池系統,而對中銀香港等中資銀行來說,大量財雄勢大的內地客源令他們更有本錢,做一個場外交易系統。在這情況下,最終可能會出現一個股市,演變成為兩個市場。
胡孟青
作者為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