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浙江溫州火車相撞慘劇,勢令內地高鐵發展步伐大受打擊,投資者昨大舉拋售中港兩地的鐵路相關股份,被視為市場條件反射動作。在高鐵概念板塊拖累下,內地A股創半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多家在港上市的鐵路概念股亦遇重創。不過,高鐵板塊擱淺,航空、公路股卻乘勢炒上,成為今次意外的受惠股。
記者:李嘉麟、周燕芬
中國鐵路去年總投資額高達8000億元人民幣,催生了蔚為奇觀的高鐵板塊,由列車製造產業、鐵路基建、鐵路訊息系統、配件配套,以至高鐵周邊的房地產項目,無不受惠。惟今次事故,即打殘一系相關股份。
A股瀉3% 半年最傷
負責動車組和城軌地鐵車輛中國北車A股和中國南車(1766),工程承包商中國中鐵(390)和中國鐵建(1186),動車組和配件生產商有內地上市的晉億實業、太原重工、馬鋼(323)等,訊息技術系統供應商為內地上市的輝煌科技、新北洋、世紀瑞爾等,均成昨日的重災股份。作為事故發生線路的系統和設備供應商,包括世紀瑞爾、特銳德、佳訊飛鴻等內地上市公司,昨日起更於深交所臨時停牌。
在高鐵概念股領跌下,滬綜指82點(2.96%),收2688點;深成指跌386點(3.13%),收11966點,兩市成交合共2184億元人民幣。
中美夾擊 港股跌151點
在A股跌勢及美國兩黨在債務上限談判未達共識夾擊下,恒指埋單跌151點(0.68%),收22293點,主板成交586億元。H股指數跑輸大市,收12440點,跌158點(1.26%)。
大災難事件難免涉及巨額賠償,保險股受壓,國壽(2628)、平保(2318)及財險(2328)齊跌逾1%。但高鐵替代股如航空及公路股卻乘勢而起,國航(753)、東航(670)及南航(1055)升幅均逾3%。
外資大行相信,今次事故對鐵路概念股後市有嚴重影響。巴克萊認為,事故將打擊市場對中國高鐵系統的信心,並顯著減弱對高鐵的需求;乘客將逐漸轉用其他交通工具,如高速公路,並預期將減慢正在興建或規劃中的高鐵發展速度;江蘇寧滬高速(177)、浙江滬杭甬(576)、深圳高速(548)、合和公路(737)、四川成渝高速(107)等公路股預測市盈率不足10倍,具上升空間。
高盛認為,待安全問題解決,高鐵仍是較具競爭和能源效益的交通工具。這次特大事故無疑對鐵道部造成一次沉重打擊,但可藉此加快改革步伐,令鐵道部政企分家,一改鐵道部同時為中國鐵路監管和營運機構的混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