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去年迎來爆發性發展的一年,根據IMSResearch報告,去年全球光伏安裝量同比增長130%!惟不少機構預測今年光伏安裝市場的增速可能減慢到30%左右,安裝量在20至22GW。
光伏行業在今年第二季進入寒冬期,主因是歐洲國家對太陽能產業補貼的收縮和行業出現供過於求,產品價格普遍大跌。多晶硅價格從年初72美元一公斤跌到現在大概50美元一公斤;組件價格從年初的1.63美元一瓦跌到現在的1.23美元一瓦。幸好,多晶硅這兩周出現止跌反彈的現象,而組件跌幅亦不斷收窄,相信光伏市場最困難的時期已過。
內地有增長潛力
目前歐洲仍然是太陽能市場的主要需求者,但美國、日本、中國和印度幾個國家的光伏需求逐漸釋放。因此,研究預期在2015年,歐洲的市場份額會從2010年的78%,降至35%左右。
有不少投資者認為,現在中國太陽能的發展就像風能5年前的階段,將會經歷一段爆炸性增長期。重點將會在乎「十二.五」規劃的細節─提出光伏作為新興戰略產業,將會重點發展以及強調光伏大規模的應用。有分析認為,在「十二.五」推動下,中國在2015年太陽能安裝總量目標達20GW,到2020年將會增至50GW!
在太陽能的產業鏈上,上游(尤其是多晶硅和晶片)的入行門檻最高,因此面對的競爭將會較小。在亞洲,最出名的公司是韓國的OCI及在香港上市的保利協鑫(3800),不少分析都認為,他們將會對歐美的對手造成很大的衝擊。筆者相信他們的股價,短期內將受惠於產品價格反彈。
筆者或相關人士持有上述投資工具
楊延德
中環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董事
本欄隔周一及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