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指出,越來越多迹象顯示,地方政府為籌措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而設立的融資平台,面臨償債困難。中央一直強調要解決地方債問題,卻無實質建議。
地方融資平台的償債能力倍受關注,作為主要債主的內銀股亦受拖累,自6月至今的股價跑輸大市。市場紛紛提出解決地方融資平台債務問題的建議,包括借新還舊,延期還款;設立資產管理公司將不良資產從平台剝離;設立地方政府債市等。
券商促新債冚舊債
建設銀行(939)研究宏觀經濟的趙慶明認為,目前地方債面臨的到期還款問題,需要「慢慢來」,以免資金鏈斷裂;特別是對基建類投資專案,在目前暫時還沒有現金流產生的階段,需適當允許借新還舊和延期。
瑞銀料由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形成的不良貸款,可能在未來數年內形成2至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規模。其中一部份將不得不由銀行承擔。好消息是從2010年中期以來,政府已經收緊了商業銀行對平台公司的放貸,長期的解決方案將可能是整合平台貸款並逐步建立地方政府債券市場。
三星經濟研究院亦認同,解除省級及市級政府機構出售債券的限制,亦可設立資產管理公司處理不良資產,從銀行體系剝離違約債務。
海通國際提出,中央和地方政府應通過重組,注入額外資金,將不良貸款轉移至資產管理公司,以承擔相當部份地方債。否則,地方政府將難以籌集資金在未來完成經濟適用房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