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view專訪】全球經濟弱勢積弱之局,已為拖欠貨款響警號。出口信用風險保險服務機構科法斯(Coface)亞太區營運服務行政總裁方邇國(XavierFarcot)表示,今年以來,國內企業延遲付款情況上升約10至15%;而違約索償賠款個案亦上升約10%,出現了輕微上升趨勢,需要密切留意。
記者:周燕芬
今年環球經濟將較去年放慢,方邇國接受訪問時稱,展望下半年,環球經濟走勢仍然增長放緩,料較2010年為低。他預期今年中國經濟增速料約8至9%,美國低至2%,歐洲部份國家更出現衰退情況。按他經驗所得,低經濟增長將導致拖欠貨款數目上升。
受累全球經濟放緩
在內憂外患下,內地企業付款情況再次惹起關注,他分析指,歐美市場放緩,對出口企業帶來壓力;還有工資、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亦對經營造成壓力,企業邊際利潤受壓。雖然亞洲和中國正積極拓展內需市場,但這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成事;至於拓展新市場,其信貸融資渠道仍待暢順。內地銀根收緊,亦導致融資困難。
市場流動資金減少,部份企業尋求金融體系以外的融資渠道,面對不明朗的風險,部份則尋求供應商給予信貸,例如延長付款期,由原來的60天延遲至90天。
若果歐美經濟持續放緩,加上通脹壓力,將促使中國及亞洲經濟放慢,對中小企造成的壓力尤大,或令延遲付款情況上升,邊際利潤再受壓,應對新挑戰能力減弱。
他指拖欠貨款情況與環球經濟表現有着密切關係,於經濟差勁時刻,拖欠情況趨向嚴重。按科法斯統計數據顯示,金融海嘯期間,環球經濟由07年約4%升幅,急挫至09年約負增長1.8%,相當於急退了5.8個百分點;其間的環球拖欠貨款指數亦由07年的100,急升至2008、09年約200點和140點水平。而於1973年環球經濟高速增長約6.4%,當年的拖欠貨款指數便跌至約50點低位。
集齊合約文件防訴訟
於2010年,環球拖欠貨款指數進一步降至低於平均的80點,付款狀況顯著改善,他解釋原因是弱勢企業於金融海嘯一役中已被淘汰,剩下來的都是實力較強的企業。
與中國客戶做生意,他建議由首天開始便要保存整齊的合約文件,其間合作條款有任何更改,也要有合約文件作證,否則文件不齊,日後一旦進行法律訴訟時,將會敗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