熾熱由需求拉動 增供應需時見效艾爾敦:樓市再旺3年

熾熱由需求拉動 增供應需時見效
艾爾敦:樓市再旺3年

【人物專訪】樓價飆升市民無力「上車」,金管局頻頻出招收緊樓按,不過,退休後一直以香港為家的滙豐銀行前主席艾爾敦說,當前樓價熾熱是「需求拉動」而非銀行信貸問題,癥結是增加供應,但增推物業亦要兩三年後才見效,故沒有短期內可徹底解決樓市飛升的措施,直至出現一些「陣痛式」事件,消弭市場信心,樓價才會顯著調整。
記者:劉美儀

艾爾敦理解政府作為公營機關,責無旁貸須關注市民大眾的置業困難,外來震盪引發的調整過程亦無可避免產生痛楚,就像03年SARS(沙士)推倒樓市一樣,但他說,「凡在香港住滿10年以上人士,都會明白這種市場起跌的整頓軌迹」。

金管局未失獨立判斷

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曾說,香港樓市已不再是700萬居民的市場,而是受內地十多億同胞需求牽動的市場,艾爾敦完全認同任志剛看法,指當前樓市是供求關係的結果。
「相信政府亦清晰知道,短期內沒有紓解之法」,又指「(調整樓市)政策空間非常小」,能真正解決樓市癥結,只有靠長線方案。
銀行按揭貸款拖欠率極低,惟金管局從逆周期宏觀風險監控角度,屢次收緊樓按,配合當局冷卻樓市的方向,被部份市場人士覺得,該局已失去從前政策判決的獨立性,成為服膺於政府政策的附屬機構。

"凡在香港住滿10年以上人士,都會明白這種市場起跌的整頓軌迹"

認同收緊投機物業按揭

艾爾敦則不以為然,認為金管局政策與政府同步協調,收緊樓按風險,乃正常舉措,不應視作等同該局失去獨立政策判斷,但他亦強調,作為本地金融體系及銀行的把關人,金管局必須亦相信會一如既往地,維持獨立自主的法定決策。
在樓按風險管理上,他指該局可施行的措施,其實相當局限,假設樓按成數進一步降至極低比率,將令銀行無法做生意,若當局敦促業界推高按息防患風險,亦有違市場運作原則。
他笑說,除非禁止銀行提供按揭借貸,否則他看不見短期內可徹底解決樓市的措施。
被問及若當局進一步針對第二及第三套房,實施較緊的樓按區別政策,是否有違自由市場之嫌?
他表示,不清楚當局未來政策去向,但認同有關做法,認為符合加強風險管理的原則,因為擁有一個物業的借款人,通常以住宅作自用,惟第二、三個物業,難免含有投機成份,特別是目前低息環境一旦轉變,或經濟放慢影響供款人收入;他指最易引發斷供的個案正是非自住物業,銀行亦較樂意為有困難的自住用家而非投資物業持有人,商討債務重組。

艾爾敦簡歷

1945年:在蘇格蘭出生
1968年:加入中東英格蘭銀行(現稱滙豐中東銀行)
1994年:獲委任為滙豐銀行執行董事
1996年:晉升為滙豐銀行行政總裁,兼任恒生銀行非執行主席
1999年:出任滙豐銀行主席

02年出席上海滙豐大廈亮燈儀式。

2005年:退休離開滙豐,出任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高級顧問;獲選為香港總商會主席至07年
2006年:出任杜拜國際金融中心管理局主席
2007年:獲委為來寶集團非執行主席
2011年:獲委任為中東滙豐銀行非執行主席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及滙控年報

05年交棒予鄭海泉(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