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學與深圳市政府合作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將於年底試業。港大校董會主席梁智鴻表示,該院公立與私家服務分別佔六成和四成,前者由內地醫護提供,每日住院費500元人民幣;深圳醫院邀請港大教授提供私症必須向港大付款「購買服務」,並且不影響對港人的醫療服務。對於港人也可入該院公立病床,病人組織指基層負擔不起,認為吸引力不大。
位於濱海的港大深圳醫院屬非牟利醫院,投資35億分階段設2,000張病床,港大與深圳政府料兩周內簽署協議,11月至明年2月試行運作,明年農曆年後先開430張病床,初步設內、外、婦兒及骨科,但初期不設急症。
收費貴過香港欠吸引力
梁智鴻指,港大長遠會成立公司處理此項目,現正籌組管理班底,擔當法人代表的醫院院長一職,已選定由退休港大醫學院教授出任。醫院會全球招聘人手,港大也會向剛退休的教授招手。該院會逐步引入器官移植、腫瘤綜合治療、骨科與創傷、生殖醫學及產前診斷,以及心血管五大專科。
他表示,該院六成為公立服務,每日住院費用為500元人民幣,無額外收費。餘下四成服務屬私家性質,部份私症由港大醫學院教授定期到深圳主理,內地幹部則屬另一條輪候隊伍;梁承認,本港現時醫療人才不足,並非是將本港醫療技術推廣到內地的適當時機,但他強調,本港醫科生也可到該院上堂及實習,有助培訓人手。
該院的資金及營運由內地支付,如要本港教授到內地診症,須付款服務予港大,「如果要去一晝,要比番個教授喺香港嗰一晝服務嘅錢畀港大」,梁智鴻強調,現時已有規定教授提供私家症的時間,故不會影響港人的醫療服務。
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認為,本港公院每日住院費只需100元,較深圳醫院低廉,對基層市民來說深圳醫院吸引力有限,「嗰班想快啲有得治療,但又畀唔起錢住私家醫院嘅病人就有機會上去」,無助減輕本港公院的負擔。他擔心,港大專家定期到內地收私症,會減少他們於本港公院提供服務的時間,反剝削了港人的醫療權益,當局規劃人手時必須確保本港病人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