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猩紅熱邁向1,000宗。衞生防護中心昨接獲多一宗猩紅熱引致休克個案,受感染的2歲女童出現早期休克徵狀,正在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情況穩定。女童就讀的學校已放暑假,學校沒有爆發。有兒科專科醫生表示,猩紅熱已廣泛存在於社區,即使放暑假兒童亦可以在社區中感染,家長不可鬆懈。
猩紅熱於踏入暑假後雖然有緩和迹象,衞生防護中心昨接獲一宗併發症個案。患者是一名兩歲女童,居於葵青區,在區內一間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就讀;該校已放暑期,校內並沒爆發。
女童本月21日有發燒、出疹及喉嚨痛病徵,翌日入住仁濟醫院,臨床診斷為猩紅熱。因女童有早期休克徵狀,同日被轉送到瑪嘉烈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目前情況穩定。醫生已抽取女童的咽喉及血液樣本化驗,未有結果。
猩紅熱社區蔓延
女童最近沒有外遊,亦沒有水痘徵狀。她有一名就讀另一學校的姊姊,其姊與其他家人沒有病徵。衞生防護中心今年至本月22日錄得954宗猩紅熱個案,連同上述個案,有5宗猩紅熱引致併發症個案。
兒科專科醫生謝鴻興表示,猩紅熱在社區不斷蔓延,故即使兒童沒上學,亦可以在社區感染。患者出現猩紅熱病徵代表毒素入血,而出現早期休克徵狀則代表引致猩紅熱的甲型鏈球菌入血。若患者及早獲處方抗生素,治癒機會高。因猩紅熱仍維持在高水平,故出現零星嚴重個案不出奇。
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表示,早期休克會令患者脈搏跳動很快,血壓上升;雖然近期呈報的個案減少,但相信實際感染個案較呈報多,家長仍要密切注意子女的個人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