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當代最偉大畫家、心理學鼻祖佛洛伊德(SigmundFreud)的孫兒盧西安(LucianFreud)周三晚病逝,終年88歲。他用畫寫心,透過裸體畫把人性思想和情感,赤裸裸地暴露出來,因此被譽為英國國寶,曾創下在世畫家作品成交價最高紀錄。
發言人昨天(周五)說,盧西安周三晚在倫敦住所因病逝世,但沒透露他患了甚麼病和死因。與盧西安相交數十載的藝術品經理人阿夸韋拉,讚揚他的「人像和風景畫都富有深度、充滿戲劇性和力量。作為朋友,他是個謙卑、熱心和風趣的人。他活着就是為了繪畫,直到死的一天,他還在畫。」
為逃避納粹移居英國
盧西安1922年生於德國柏林,身為猶太人的他為逃避納粹黨,10歲移居英國。最初他活得不愉快,自己「很孤立,不懂英語。別人覺得我脾氣臭,但我卻以這股脾氣為傲」。
幸好藝術可打破語言和文化隔閡,盧西安後來入讀藝術學校,初期喜歡以尖筆作畫,畫風是超現實主義;直至1950年他受英國著名畫家培根(FrancisBacon)影響,轉投自然和現實主義懷抱,集中繪畫人像畫和裸體畫。
原本平滑的筆法,變成厚重的筆觸和厚塗畫法,他1951年為當時懷孕的太太姬蒂(KittyEpstein)繪畫《女孩與白犬》(Girlwithawhitedog),是他最著名和最鍾愛作品之一。但他首幅代表作卻是1959年的《微笑的女人》(WomanSmiling),畫中模特兒正是情人博伊特(SuzyBoyt),羞澀又甜蜜的微笑,滲透着她和與畫家的微妙關係。
盧西安的裸體畫並非以美感為上,而是要凸顯人性深層的心理狀態。這種新風格初期不獲推崇,藝術評論家批評他的作品醜化人類,令人不舒服、暴力和造作,令觀畫者變成窺淫癖,但他不妥協,堅持個人風格。直至1987年美國赫施霍安博物館為他舉辦展覽,藝術界才對他另眼相看。他的獨特風格終於獲得接納,《時代》雜誌著名評論家休斯後來更推崇他是「最偉大的在世現實主義畫家」。
創在世畫家成交紀錄
他的作品向來是有價有市,以胖婦為題材的《沉睡中的救濟金主管》(BenefitsSupervisorSleeping),在2008年以3,360萬美元(2.62億港元)成交,創下在世畫家作品最高成交紀錄,買家據說是英超車路士班主阿巴莫域治。
盧西安不止愛用畫筆,分析人類的精神與思想,每幅作品也是他的自傳,他每次都會向作畫的模特兒,講述他自己的故事和價值觀。他曾說:「我畫人,並非因為他們像些甚麼,而是他們本身是甚麼。」《金融時報》評論員武爾施拉格爾形容盧西安,是「人體血肉和精神的傳譯者」。
法新社/路透社/英國《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