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得上手方為書,世上無好壞之書,只有好不好看的書,書應該有書卷味、書應該要逐頁揭、書應該夾着書籤、書封面應該滿佈指紋,最重要是看完後,新簇簇的書會磨蝕稜角變成一本殘書,最好殘得又霉又爛又舊,證明你讀之再三,那就是一本好書。
文:陳漢榮
攝影:黃子偉
生活消閒
そにしけんじ《貓先生拉麵屋》:
福袋拉麪風力拉麪太陽能拉麪全日食拉麪幼雞半身抬起拉麪老雞全身下垂拉麪……我愛《貓先生拉麵屋》!
(梁佩文)
大發明調查團《日本創意大發明》:
家興懷舊同時又講求創意,此書緬懷日本以前創意發明,由食品到用具、電器、影音產品都有,好有趣。
(劉偉雄)
王司馬《牛仔10周年》:
人生首套全集!今日仍攝在枕頭底,煲呔契爺同湯碗頭牛仔,放飛機跳Over已經很窩心,有時仲會好潮地惡搞老夫子。
(陳慧敏)
JoshRichmand&PeterArkle《What'sYourPooTellingyou?》:
便便靚唔靚,唔只媽咪關心,專家教你睇便便,從而了解健康,款式30種,梗有一款屬於你。
(趙珮倩)
RickChin《後台》:
除化妝技巧外,星級化妝師的細心令他與眾多藝人成為好友,這書非一本化妝技巧天書,而是記錄了他入行多年的趣事。
(陳子穎)
湯禎兆《日本中毒》:
作者以「毒」比喻日本流行文化,用草食男、依存女等引證我們對日本的膜拜,惟有中毒,我們才能更深層了解日本文化。
(符樂)
黃玉郎《龍虎門》:
寫了幾十年也不完的漫畫,金鐘罩、易筋經,三皇四小將看誰最強,勁在主角圍毆奸角,奸角也寫得有血有肉,唔係唔睇呀?
(伍慶泉)
黃霑《不文集》:
一條有關男人器官的問題──男人哪兒的Size由小至大相差六倍?答案──瞳孔,通俗笑話叫人陰陰嘴笑,有益身心。
(曾玉瑩)
吳日言《兩口子.美食言語》:
兩公婆出街食飯必會講:「今晚食乜好?」喜歡Yan捐窿捐罅的決心,米芝蓮幾星級不是賣點,特色美食才是我倆杯茶。
(劉倩兒)
村上春樹《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村上是馬拉松跑手,這書說的不只是跑步,由寫作到人生哲理都有提及,可從中窺探村上真性情。
(張旻昊)
狄娜《電影──我的荒謬》:
狄娜話自己有幾傾國傾城,近乎自大自戀,有幾成真我唔知,但從中卻學到唔少解決問題新手段,總算有錢落袋。
(徐影龍)
余迪偉《筆舉直插》:
曾訪問過作者,知道這書生動大膽,書中自爆和朋友的親身經驗,談及同性戀和性玩具等話題,大膽之餘又爆笑,好看!
(林佩婷)
剛特.鮑利《藍色革命》:
現今綠色生活人人皆知,但其實除保育外,經濟也不能忽視,只要多留心身邊事物,經濟與環保可共存,並可持續優化生活。
(陳盛臣)
利志達《大海盜談》:
好作品,開始了就欲罷不能,要獨個兒躲着看,思考一下人生。畫風一貫精緻、細膩、生動,大海盜氣勢就在眼前。
(吳韻菁)
實用書
諾拉.文森《自製男人》:
男女大不同,這書講述女記者裝扮成男人混入男人圈,希望了解男人更多。姊妹們,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呀。(許維雅)
JamesDines《GOLDBUG!》:
Itdescribeshowwegotintothisfinancialcrisisinthefirstplaceandwhereweareheadingintoifourpresentgovernmentsaroundtheworldkeepprintingpapermoney.
(楊錦文)
TramFriends《電車摯友》:
由真正「電車男」用相機介紹電車歷史,每張照片都是一個老靈魂,此書所講,已不只攝影技術或器材層面了。
(林栢鈞)
HorstM.Rechelbacher《MINDINGYOURBUSINESS》:
講述創立新有機產品品牌,打倒偏離自己目標的舊公司,擺明發財要立品,高官們富商們最啱睇。
(蕭漢祥)
武田篤典《型男講座》:
在車廂內擺甚麼睡姿最有型?如何轉筆吸引異性?這書數盡型男必備五十項絕技,學師不成唔緊要,因為本身夠爆笑!
(陳國輝)
尼爾.史特勞斯《把妹達人》:
用字顯淺易明,讀者易代入從宅男成為型男之路,從光棍到身邊女伴車輪轉,究竟當中有甚麼伎倆及魔法?
(李鑒泉)
心靈養生
紀大元《敲胆經》:
尤其鄙視拒絕認識、漠視驗證、認為中醫騙人的西醫!宇宙太大,人類智慧太小。《黃帝內經》:「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你又覺得全無科學根據?
(鄒家鳳)
李天命《哲道行者》:
哲學邏輯非悶棍,經李大師成功轉化,頓變語言藝術,內容如一碗碗心靈雞湯,潤澤枯乾的心靈,看罷令人釋懷。
(潘紫芳)
詹志文《敗犬男好想說再見》:
作者老父患急性白血病,由證實到離世的220天真人真事,把患病過程、困難、心情等細節收錄,勉勵有着同樣遭遇的人。
(王震遠)
邁可.桑德爾《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桑德爾在哈佛教哲學課太受歡迎,被拍成12個小時的節目,在美國公共電視播放,再變成此本書。
(何兆彬)
葉青霖《生死兩相安》:
陳志雲發表「曱甴理論」,殉職警員曾國恒女友黃燕瑩說甚麼?抓緊41位不同人士的「死亡筆記」,每段人生數百字,易讀!
(吳佩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