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籃地北:13億人找不到控衞 - 仙道彬

天籃地北:13億人找不到控衞 - 仙道彬

毛主席說過,人多好辦事,而總有些事,不是人多就能做到,尤其是制度出了問題的時候。
曾是中國男籃國家隊主教練的鄧華德,早前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就說過:「為甚麼在13億人當中,我會找不到一個及格的控球後衞?」
他當然知道原因。以上海為例子,2,200萬人口當中,只有約30人可以被挑選出來進入職業球隊集訓,挑選的過程極度「科學」,就是從父母身高及骨骼等推斷,將最高的收入體校。就算你是戴歷路斯、艾華遜、史托頓,在中國,一樣落榜,一樣沒機會接受訓練。
這制度,令中國籃球有個大大的斷層,由於球員早早就分門別類,接受該位置的專門訓練,讓很多天才橫溢的小將都被扼殺,於是中國隊有一大堆高佬,但誰去傳球給他們呢?誰去運球上前場呢?鄧華德對此深惡痛絕:「那些CBA球隊和國家隊根本不在乎過程……,他們只想要結果,但結果正是通過基層的建設和發展而得到的。」
有姚明,中國最好的世界賽成績不過是8強,而姚明在NBA的成功,也讓新一代更迷戀身高。姚明的成功萬中無一,王治郅、巴特爾、易建聯等高佬,成就俱有限。畢竟亞洲人要和黑人比爆發力和身材,很難佔上風。
中國人的特質是內斂細膩,打球聰明,分析能力強。在越來越少統種控衞的潮流下,中國要是放遠目光,捨棄蘇維埃式的訓練,有十多億好苗子供挑選,總會找出一個好的控衞,砌出一支可以贏冠軍的籃球隊。要是中國還不改革,香港的籃球好手何不朝此光明大道邁進?
仙道彬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