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每日有數以萬計港人乘搭跨境旅遊巴到內地,旅遊巴士司機工會踢爆,近年直通巴士公司為降低成本,安排內地司機在大陸關口接替香港司機,繼續接載乘客到內地落車點,港人猶如被賣豬仔。工會批評,巴士公司此舉不但令香港司機收入大減,而由內地司機負責接載港客也有違規之嫌,一旦在內地發生意外,保險隨時「冇得賠」。
記者:盧文烈
本港現有約2,000名跨境旅遊巴司機。旅遊巴士司機工會幹事王宇來表示,跨境旅巴司機工時越做越長,由以往每日最多12小時,增至15至16小時,但由於底薪及津貼不斷被削,令收入不加反減。有司機稱,月入由以往約1.6萬元降至1.4萬元。
工時延長意外必增
從事跨境旅巴司機工作20年的林偉國,原本受聘於永東直巴管理有限公司,他與十多名同事年初發起簽名運動,反對公司削減「班車錢」,其後眾人突被解僱。林指,以往司機由西部通道往來油麻地,每程班車錢90元,但公司年初起減至60元,減幅超過三成,公司又向拒絕加班員工發出警告,甚至罰停賽。員工擔心,深圳下月12日將舉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屆時工時肯定進一步延長,意外勢必增加。
工會又不滿直巴公司近年為節省成本,竟安排內地司機在大陸關口,用原車或另一部右軚巴士接載乘客到內地落車點,一改以往全程香港司機接載的安排。司機稱此舉令收入減少,「原本由香港到廣州,司機每程有200元收入,家得番60蚊」。
發生意外不獲賠償
司機質疑中途換司機的合法性,因內地海關規定,進出境旅巴應由經核准的駕駛員駕駛,而駕駛員應隨原車出境,現時改由內地司機駕駛香港車不符合當地規定。「內地司機揸慣左軚車,改揸右軚,肯定唔慣,加上佢哋道路安全意識差過香港司機,意外率一定高啲」。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表示,若巴士公司中途改由一名不合格司機載客,一旦發生意外,保險公司不會賠償,乘客只好改向車主或司機索償,若對方無力賠償,乘客隨時一毫子都冇得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