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渾水下「摸魚」,到穆迪揮舞「紅旗」,中國概念股的光環一下子暗淡了,但不少外國企業卻大唱「中國故事」,Prada(普拉達,1913)剛完成上海時裝展,力推副線MiuMiu。除了前周提及的寶馬汽車,單是6月中國銷量便急增41%,上半年計增61%至12萬輛,成為車股股價上升動力;已被吉利(175)母公司收購的Volvo,上半年中國銷量急增79%至2.1萬輛,亦成為集團賣點。
蘋果公司(AAPL)第3季純利按年急增125%,本土iPhone和iPad賣得好,生產成本控制得宜,毛利率更止跌回升。但最大功臣卻是大中華市場,截至3月底,半年收入高達50億美元,急增近兩倍,但只佔整體收入約10%。事實上,08年7月首家AppleStore內地開業時,蘋果個人電腦在內地的市佔率不足1%。由09年10月與聯通(762)合作在內地售賣iPhone,到去年9月推出iPhone4和Wi-Fi版iPad,今年5月追加白色版和iPad2,6月蘋果的COO到訪中國,亦要與聯通和中移動(941)高層打交道。
集團在內地發展絕對是一日千里,對中國重視程度亦不言而喻。然而,面對來勢洶洶的Android系統手機,擁有6.17億用戶,當中3503萬戶是3G客的中移動,確是蘋果的絕配。因此,即使iPhone4沒有中移動的TD-SCDMA制式,到5、6、7、8代則不可能沒有中移動的TD-LTE制式。
聯通趁反彈減持
那麼中移動和聯通如何比較呢?預測市盈率方面,前者10.4倍,後者59.6倍;技術走勢上,前者上破頭肩底的頸線,後者則考驗頭肩頂的頸線。前者趁回吐吸納,後者趁反彈沽出,可能是最佳策略。
黃德几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筆者持有普拉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