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Tasting2:品酒學堂 搖杯酒更香

WineTasting2:品酒學堂 搖杯酒更香

以不同的酒杯配合適當的酒並不是造作,卻是令口感和味道變佳的重要法門。舌尖嚐甜;舌側嚐酸;舌根嚐苦,一個好的酒杯,就能令人盡嚐一口甜酸苦,信乎?

記者:周伽然
攝影:王文忠
Model:Allie@Starzpeople

紅酒杯:

■要學飲葡萄酒,先要掌握拿酒杯的技巧。

主要分波爾多杯和布根地杯。若飲澳洲酒要用澳洲杯嗎?非也,波爾多杯意思是較適合喝赤霞珠(CarbenetSauvignon)和梅鹿(Merlot)所釀的、較厚身的紅酒,布根地杯則較適合喝黑皮諾(PinotNoir)所釀的輕盈紅酒。

波爾多杯:

波爾多酒因為單寧較重,苦味較為突出,因此杯壁以直身設計,在飲酒時微微仰起頭酒已流入口中,酒最先便會接觸舌頭的兩側以感受酸味,若一下子流到舌根,苦味太主導,酒味層次便大減。

布根地杯:

布根地酒酒體輕盈,香味細緻變化多,大大的杯肚有助將香氣凝聚,彰顯酒的優點,同時杯壁較圓,人要把下巴仰得較高才能喝到酒,酒液最先便會冲到舌根位置,先嚐那較弱的苦味,再嚐酸和甜味,令酒喝起來口感更有結構。

白酒杯:

杯身一般較紅酒杯細小,因為每杯斟出來的份量宜少,若量多,容易在杯內變暖,令味道變差。亦分兩種,主要為酸度較強的長相思(SauvignonBlanc)和酒體較厚而酸度弱的霞多麗(Chardonnay)。

長相思杯:

杯壁更直,杯口較窄,酒便會先經過舌尖再流到兩側,讓人先捕捉其若隱若現的甜味,再感受其清新的酸味。

霞多麗杯:

杯身較圓,酒會先流過舌面及兩側,最後才回到舌尖,可令口感更有層次。

香檳杯:

品嚐香檳先講究美感,氣泡越幼細,上升速度越緩慢,代表酒越優質,欣賞氣泡的軌迹亦是喝香檳的一大樂趣,所以香檳杯呈笛子形,讓氣泡有足夠空間曼舞。另外,在氣泡帶動下香檳香氣會自然散發,不用搖杯,杯身也就不用太闊。

學搖杯 一次上手

想到品酒,在腦海裏自然浮現出俊男美女姿態優雅地將大酒杯輕輕搖晃,杯中紅酒均勻地旋轉,然後將鼻子輕輕嗅過去,就會說出一大堆如詩似畫的香氣形容。但為甚麼到自己拿起酒杯,卻怎麼也不能令酒杯輕盈地打轉?若勉強硬來,更把酒一不小心就濺在地毯上,或更可怕地濺到別人的禮服上!為免失儀,先在家裏秘密練兵吧。

■別因為不擅於控制酒杯而索性捧着杯肚。酒杯玻璃特薄,手心熱力會令酒變暖,令酒味變差。

第1步:輕轉漩渦

杯底穩貼枱面,握着杯腳在枱面上畫細細的圓圈,輕輕打轉,感受一下酒液在杯中形成漩渦的力度和感覺。雖然酒的轉動方向不影響味道,但也應盡量以逆時針方向打轉,那麼一旦酒液外濺,也只會濺向自己而不會濺向別人。

第2步:凌空搖杯

嘗試凌空搖杯,動作稍慢,以免濺出酒液,提醒自己放鬆手腕,以手腕的陰力搖酒杯。

第3步:只動手腕

成功凌空將酒杯打轉後,就留意自己的前臂和上臂是否鎖緊,最正確的姿勢是只動手腕,這樣不單止讓酒能更均勻地旋轉,姿態也更優雅。

品酒入門班

內容:兩節課共4小時,內容包括認識常見的紅白酒種類及飲酒禮儀等。

費用:$1,360(非會員)/$1,160(會員)

導師:香港葡萄酒評審協會主席鄺英志俊邦亞洲葡萄酒學院

電話:26042046

網址: http://www.talentstate.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