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受漏油事件及高價收購加拿大油砂公司OPTI雙重打擊的中海油(883),繼早前被「空軍」狂炸後,散戶昨亦集體離棄,股價全日在低價徘徊,收報16.86元,跌3.55%,成交額激增至40.68億元的逾3年半高位,僅次中移動(941),「空軍」雖稍為收斂,但沽空額仍達2.33億元。
美林:商業價值存疑
中海油以高於市價收購OPTI,惟僅擁有LongLake等4個礦區各35%股權,主要作業者仍是持股65%的Nexen;大行普遍擔心,以Nexen目前技術及LongLake發展規劃來看,LongLake未來產量或未能如中海油預期般達標,故對中海油收購OPTI一事保持審慎態度。
滙豐表示,Nexen的蒸汽注入比率未如達至規劃,導致瀝青產能受限,倘Nexen日後未能提高相關技術,中海油可能需要投入更多資金來提高產能。星展同意,稱Nexen在LongLake的產量屢次未能達標,關注日後作業情況,故將中海油目標價下調10.6%至20.2元。美銀美林指出,OPTI的蒸汽輔助重力洩油(SAGD)項目發展仍未明朗,對項目長遠商業價值存疑。
摩根大通稱,21億美元的收購價反映LongLake項目的內部收益率為10%,以LongLake最高產能7.2萬桶瀝青計算,倘油價維持每桶90美元,中海油負擔的項目資本開支為2.7億美元,即OPTI現值為22億美元,僅較收購價高出1億美元。
儘管目前只有LongLake一個項目投產,但花旗及瑞銀均認為,隨着餘下3個未開發項目陸續投產,收購OPTI長遠可為中海油帶來龐大石油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