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人幣被低估應升值

IMF:人幣被低估應升值

【本報訊】人民幣滙改六周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再度指點中國!IMF發表中國報告,再次督促中國讓人民幣升值,並指人民幣兌一籃子貨幣滙價被低估3%至23%。中國政府即時高調反駁,指外部危機嚴重阻礙人民幣滙率改革。

籲加息對抗通脹

IMF新任總裁拉加德於上周提名現任總裁特別顧問朱民為IMF副總裁人選,此舉被市場認為中國在IMF中的影響力日升,但諷刺的是IMF全體24名理事一致認為,中期來看人民幣升值非常重要,有助糾正中國經濟失衡,加大經濟對內需的依賴。
IMF中國事務主管NigelChalk亦認為,考慮到中期基本面因素,人民幣滙率「仍被嚴重低估」;允許人民幣升值,對於中國所規劃的金融改革和需求再平衡,均十分關鍵。
報告預料中國貨幣政策還具備進一步收緊的空間,建議通過利率及滙率政策調控通脹壓力。中國在回應IMF報告時指,中國認為全球危機與經濟不景氣對新興市場經濟的財政表現與支出結構造成負面影響。外部危機嚴重阻礙中國改革,特別是在人民幣滙率改革方面。
中國又指,IMF官員對人民幣滙率的評估報告忽略了「滙率波動趨勢」,以及中期有望落實的各項重新平衡經濟措施。中國外滙儲備增至3萬億美元以上的一個原因,是美國和歐洲的央行將利率壓得太低,導致資本大量湧入新興市場。

人民幣滙價再新高

對於IMF指中國IMF的滙率評估機制根據對未來經常賬戶的不確定預測,來評估幣值低估程度並不準確,相反應當以更廣的視角來分析實際滙率走勢,而且當前中國國內商品價格的變化也沒有充份體現在以消費者價格指數為基礎衡量的實際滙率上。中方強調,人民幣滙率正在向均衡水準靠近,並預期這一過程在中期內將持續下去。
人民幣兌美元昨再創新高,收報6.4516元,人民幣兌美元一年期掉期合約一度貼水535點,相當於一年後人民幣兌美元達6.3981元。

IMF對中國最新評論

‧擔憂中國出現房地產泡沫風險
‧中國通脹率可能於未來1至2個月內見頂
‧中國可透過加息和人民幣升值再收緊銀根
‧人民幣滙率仍被嚴重低估
‧中國近期增長前景繼續強勁
‧資產價格走勢和信貸持續快速增長帶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