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管局:加快改革滙率形成機制人民幣升值無損外儲

外管局:加快改革滙率形成機制
人民幣升值無損外儲

【本報訊】美國發債上限有轉機,同時意味美元弱勢暫難改,人民幣滙率昨順勢再創滙改新高。此刻,外管局以自問自答方式回答人民幣不斷升值,此勢令中國外滙儲備出現損失的憂慮,「人民幣升值不會直接導致外滙儲備損失」。
記者:馮煒強

外管局強調,目前中國外滙儲備沒有大規模調回的需要,而中國應加快人民幣滙率形成機制改革。恒生銀行(011)總經理馮孝忠認為,只要外滙儲備每年的回報率高於人民幣升值幅度,相信所帶來的影響不大。而外管局會保持原有的投資取態,並不會因人民幣升值而採取進取的投資策略。
滙豐環球資本市場企業銷售強積金香港區董事葉劍雄指出,下月將會有美國重要領導人訪華,估計將成為人民幣升值的誘因,相信短期內人民幣升值幅度會較快。

人幣滙價再創新高

外管局重申,人民幣對美元滙率變動,只會造成外滙儲備折算成人民幣的賬面價值變動,並不是實際損益,也不會直接影響外滙儲備的對外實際購買力,目前外滙儲備沒有大規模調回的需要。
銀行界人士則認為,只要外滙儲備每年的回報率高於人民幣升值幅度,相信所帶來的影響不大。
人民幣中間價與盤中詢價雙雙創滙改新高,中間價報6.4592元人民幣兌一美元,盤中高見6.4557元,為滙改新高。交易員稱,短期內偏緊的市場流動性還看不到有緩解迹象,人民幣匯率仍將承受一定上升壓力。
人民幣持續升值,有聲音認為將影響國家的外滙儲備收入,國家外管局於網站表示,人民幣升值不會直接導致外滙儲備損失。

外儲暫無調回需要

人民幣對美元滙率變動,只會導致外滙儲備折算成人民幣的賬面價值變動,並不是實際損益,也不直接影響外滙儲備的對外實際購買力。只有在將外滙儲備調回並兌換回人民幣的情況下,才會發生滙兌方面的實際變化。目前,外滙儲備沒有大規模調回的需要。
外管局稱,外滙儲備投資組合包含與黃金、貴金屬及石油的相關投資,國內另有專門的機構已經在從事大宗商品收儲等相關工作,與外滙儲備投資形成互補。並強調將以安全、流動、增值的原則進行經營管理,及推進外滙儲備多元化。
美國債務評級可能被調低,外管局指出,外滙儲備持有美國國債是市場的投資行為,增持或減持都是正常的投資操作。同時希望美國政府能夠切實採取負責任的政策措施,尊重和維護投資者利益。
截至6月底,外滙儲備達到31974.9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