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只限個人認購、機構投資者無法參與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初步認購金額約130億元,即超購0.3倍,由於只有15萬人認購,政府亦得償所願,做到每人獲配一手。
涉130億 超購0.3倍
不過政府發言人表示,金管局、滙豐銀行及中銀香港(2388)兩間安排行仍在進行一連串核實工作,正式配發結果將於下周三(27日)公佈,故iBond超購情況仍有變數。
在大部份銀行免iBond認購費、存倉費、代收利息費和贖回費的「全免套餐」帶動下,iBond銷售一如市場所料,錄得0.3倍的輕微超購。由於申購人數少於100萬,按iBond每手值1萬元計,合資格的申請人將最少獲配一手。
招商證券香港投資銀行業務董事總經理溫天納認為,認購情況遜於預期,無論在認購人數或超額倍數上,都較過往可供散戶認購的人民幣債券為差。他解釋稱,人債有人民幣升值概念,故較受歡迎。他又指,iBond在申請上已較人債方便,包括毋須開設人民幣戶口,以及人債並非上市產品,但iBond的認購情況仍未見較熱烈。
不過,政府發言人則表示,今次iBond的銷售情況,在申請金額及申請人數方面反應均符預期,兩者皆是近年零售債券中非常高的數字。本報翻查紀錄,對上一次於本港可供散戶認購的零售債券,是財政部於去年12月,發行總額30億元人民幣的零售國債,單計散戶認購的金額已達71.2億元,超購1.37倍。
下周五港交所掛牌
iBond詳細認購結果將於本月28日起計的五個工作天內,個別通知投資者,惟iBond將於本月29日(下周五)在港交所(388)上市,投資者隨時於掛牌當日,仍未獲悉獲分配數額。
iBond發行年期為3年,首次派息日為明年1月30日,浮息率以過去半年綜合消費物價平均移動數作參考,「鎖底」息率為固定年息1厘,以較高者作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