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機構惠譽繼日前就中國企業管治及信貸評級發表報告後,昨再為相關報告召開電話會議。該行表示,雖然點名指出35間中國企業在管治及財務上存在風險,但相關風險已在現有評級中反映,現階段未有下調評級行動,並強調報告籌備多時,目標是希望市場注意風險,意味並非外界所言為借機「抽水」。
籲內企增透明度
惠譽昨表示,早在6周前已留意市場就擔憂中國企業風險而出現的強烈反應,而鑑於企業管治不但關乎持股者利益,對債券持有人也有影響,因此該行亦即時籌備報告,希望為投資者提供參考及幫助。而對於報告只針對中國企業,惠譽則解釋指,企業管治問題並非中國獨有,該行亦借報告反映出部份新興市場情況,況且「中國故事」已為近年股市上熱話,但中國增長是否完全正面,則仍值得市場注意。
惠譽昨指出,不少內地企業的母公司並沒有上市,亦因此削弱子公司的透明度,加上部份國企並非委託四大會計師行作審計,並在轉變內地會計準則至國際準則時,不少財務項目會有變化,投資者宜留意。該行建議,企業可考慮每數年更換獨立董事,以提高董事局透明度之餘,亦可為集團引入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