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80後陽光女孩卻穿梭暗街窄巷。那一晚,陳荔芬(FunFun)剛下班回到家,即趕製愛心糖水,跟好友鄧家怡(Carrie)一起向黑夜出發。腐竹鵪鶉蛋糖水,一碗一碗的端到拾荒者和露宿者面前,她們都笑了。這是FunFun和Carrie去年開始發起的「籽樂行動」,要把微小的快樂種籽發揚光大,把快樂傳揚到社會的陰暗角落。
籽樂行動於去年聖誕節開始,基督徒FunFun去年聖誕被教友叫去報佳音,她卻獨自反思,報佳音是為了甚麼?「去唱詩歌嘅意義係乜?只係為咗慶祝節日?我想做啲唔同啲嘅嘢」。去年的聖誕夜很冷,FunFun在家煮了一煲喳咋,用手推車推到街上,在大埔市區四處走,見到路邊拾荒長者便向他們送上一碗糖水。
婆婆感受關懷甜在心
「好攰,但係好開心。最記得有兩公婆,喺天橋底用紙皮圍住瞓,我叫醒佢哋,問佢哋食唔食糖水,佢哋食完之後講咗好多聲多謝。」自此FunFun幾乎每周六晚出動,考試期間也不會停止。
糖水行動持續至今逾半年,由寒夜派到熱天,好友一個接一個被FunFun感動加入。最近一個酷熱的晚上,記者跟着FunFun和Carrie派糖水。FunFun煮了一煲腐竹鵪鶉蛋糖水,Carrie就焗了幾盒曲奇。兩個女孩推着手推車,開心夜行。
「真係好食,姐姐好叻,多謝晒。」在大埔廣場外拾荒的陳婆婆吃着糖水,甜在心頭。FunFun和Carrie跟老人家已經混熟,每次派糖水都有講有笑。其中一位阿伯邊吃糖水邊咕噥:「自己個仔都冇咁關心我……」
在派糖水的日子裏,FunFun聽過不少心酸事。有一對在大埔露宿的60歲夫婦,拾荒維生,本與兒媳同住,但兩老撿的紙皮太多,家裏容不下,放在街邊又怕被人偷走,惟有睡在街頭日夜看管。FunFun說:「我聽到之後個心即刻喺度咒罵,點解個仔可以咁忍心?」
「每次出動都好深刻,有次見到個80幾歲嘅婆婆,喺間投注站出面執彩票,當廢紙賣。佢逐張逐張咁執,同佢傾偈,先知佢老公啱啱過身,仔女喺大陸。然後我跟佢返屋企,見到佢屋企好亂,睇到我好心酸。但係婆婆唔志在我送糖水畀佢,只係想我得閒去探吓佢。」
「想喺社會散播快樂」
加入派糖水的人越來越多,大家把這個行動命名為「籽樂行動」。Carrie解釋,「籽」代表種籽,「樂」代表快樂,「籽樂」就是快樂的種籽。「我哋深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粒快樂嘅種籽。我哋想做一群播種者,透過不同渠道喺社會散播快樂嘅種籽」。
她們聽過不少質疑與批評,「話我哋冇效率,幾個鐘探幾個阿婆,探完之後啲阿婆第二日生活又點樣?我哋咁樣播種法,未必好大成效,但如果我哋唔先做一啲嘢,唔播一啲種籽,咁所有嘢就永遠唔會發生。」Carrie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