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籲減派息留彈藥

農行籲減派息留彈藥

【本報訊】內銀股受地方政府債務融資平台及監管政策前景未明的影響,整個板塊發展持續受抑壓,調低派息率保留較多盈利以充實資本,乃證券界預測內銀應對招數之一。農行(1288)董事長項俊波表示,內地商業銀行應考慮調整其股息分派政策,以免在遇到重大支出時,須透過市場籌募資金。分析員認為,減派股息乃市場預期內,消息不算太負面。

首季資本率未達標

項俊波在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撰文表示,內地四大銀行去年共派息逾1440億元(人民幣.下同),但在市場集資卻超過1990億元。他指出,全球金融危機後,國內商銀加大信貸投放,消耗了大量資本,目前在補充資本方面面臨的壓力不斷加大。他認為,中資銀行應避免高比例分紅與頻繁再融資同步發生,應切實加強商銀分紅比例的研究,逐步建立分紅比例動態調整機制。他又稱,中國還應進一步拓寬商銀股權融資的渠道,應增加境內外債券市場的融資規模。
農行上月發行500億元人民幣次級債券後,當時項俊波已表示,該行未來兩年再無融資需要。不過,中銀監新要求規定,內地系統性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須達11.5%,非系統性銀行的要求為10.5%。截至3月底止,農行的資本充足率僅11.4%,未達監管要求,意味農行隨時要減低派息比率。
農行去年招股時表示,該行截至2012年底前,派息比率將維持在35%至50%水平。農行一旦要預留資本而削減派息,派息比率隨時會跌破招股時承諾的35%水平。

分析員薦食息族買港銀

海通國際分析員李健雄認為,內銀股的股息回報率一向不高,若屬「食息一族」,不如挑選本地銀行股如中銀香港(2388)及恒生銀行(011)。鑑於H股個人投資者亦要被徵收10%股息稅,故銀行減派股息,存留更多溢利,遠較資本不夠又要增資擴股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