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被證券界一致預測年內須增資擴股的招商銀行(3968),昨突然公佈再度採取A+H股供股方式,以每10股供最多2.2股比例,集資最多350億元(人民幣.下同),是該行去年初以來第二度供股融資。分析員稱,該行集資規模及模式符合市場預期,短期內有利消除負面因素。 記者:劉美儀
集資後,料招行核心及整體資本充足率可各提高約2個百分點,惟未來內銀股板塊,仍受監管政策變化及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的撥備影響,因當局傾向內銀要提高資本要求。
去年掀內銀集資潮
招行去年4月完成以每10股供1.3股比例,集資217.5億元,並掀起其後展開的大型國有及中型股份制商業銀行股的供股集資潮。當時招行的H股供股價為10.06港元。招行H股昨逆市微升,收報18.14港元,升0.78%;其A股則隨大市跌0.23%至12.98元。
消息指出,因存款增長理想,招行上半年貸款增長仍然強勁,估計相較去年底,增幅達10%或以上。是次該行以A+H股供股集資,而非內地傳媒早前傳聞的H股「單邊」配售,乃符合海外投資者期望,即該行若要集資,最理想是「一鋪過集夠」的訴求。
按董事會公佈,招行將配發最多47.47億股新股,其中供配發的A股最多38.87億股,H股則不超過8.6億股;有關建議仍待股東大會及監管機構批准方可進行,臨時股東會將於9月9日舉行。
假設其供股基準為每10股供2.2股,按公佈指供股價每股不低於6.21元(去年底每股資產淨值)計算,其H股供股價將較昨日收市價折讓逾50%。明富環球(香港)亞洲金融研究部主管陳昔典表示,是次集資後,相信招行的核心資本率於年底可回升至約10%水平,資本足夠未來兩三年使用,合理市價約為1.2倍市賬率。
德銀亞太區域金融機構研究部主管余明麗認為,招行供股公佈屬正面消息,集資規模亦與其預測完全脗合,消除了市場不明朗因素,供股方案亦反映大股東願意承擔,參與供股,對小股東亦是公平之選。
核心資本率低於同業
中銀監於4月正式發佈監管標準指導意見,將非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最低資本充足率監管要求,由8%提高至10.5%,最低核心資本充足率由4%提高至8.5%,並增設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最低要求為7.5%。
截至今年3月底,招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0.91%,比年初下降0.56個百分點,僅高於中銀監要求;核心資本充足率則為7.66%,較年初下降0.38個百分點,明顯低於市場同業,亦低於8.5%的要求下限。該行的公佈稱,今次供股是為了提高公司資本充足率,以及支持業務增長需要,供股方式亦符合股東整體利益。
內銀A+H集資歷程
4/2010
‧招行(3968)10供1.3,集資217.5億元
7/2010
‧交行(3328)10供1.5,集資330.71億元
‧農行(1288)上市集資1300億元
12/2010
‧建行(939)10供0.7,集資616.2億元
‧中行(3988)10供1,集資598.79億元;另發行A股可換股債券,集資400億元
‧工行(1398)10供0.45,集資449.48億元;另發行A股可換股債券,籌250億元
預計8/2011
‧中信行(998)10供2,集資259.93億元
註:集資額為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