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國地方融資平台風險爆發的恐慌還在持續蔓延,並由高速公路公司所引發。繼雲南省收費公路早前爆出「只付息不還本」千億債務危機疑雲後,陝西高速近日又被部份「債主」停貸。內地不少高速公路公司債台高築(附表),已知逾七成總負債資產比率的公司便高達6間。 記者:周燕芬
市場關注事件會否引發銀行一擁而上「斷貸」,高速公路等基建項目為地方融資平台主要投資項目,其風險將會因此而增加。
陝西高速負債達88%
內地《理財周報》報道,陝西高速2010年財報顯示,總資產927億元(人民幣.下同),總負債820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8%。這家曾獲十多家銀行授信的高速公路公司,如今已被部份「債主」停貸。
由於高速公路迅速發展,激發金融機構對行業授信熱情。而據人民銀行報告指出,約有五成地方融資平台貸款用於市政基礎和公路建設,相當於約2.5萬億元;銀行貸款佔很大比重,但是投資額大,周期長,公益性等特點讓銀行承擔較大風險,並存在明顯的過度授信;投資回報期延長,甚至超越高速公路收費經營期限;以及高速公路收費政策調整等問題。
廣東省金融辦主任周高雄早前指出,廣東的路橋建設負債已超過1600億元,再這樣下去將可能變成銀行的爛賬,影響金融安全。廣東的路橋建設已進入「建設—無止境收費—永遠還不清債務」的狀態。
審計署報告指,地方政府債務餘額中,用於高速公路建設債務餘額1.1168萬億元。部份地區的高速公路處於建設期和運營初期,其收費收入不足以償還債務本息,主要依靠舉借新債償還,全國高速公路的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和其他相關債務借新還舊率達54.64%。
公路評級展望轉負面
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本月亦將收費公路行業展望由穩定調整為負面。評級也直指高速公路令人堪憂的償債能力,尤其是即將面臨的龐大短債償還壓力。
資料顯示,上市公司高速公路股,其負債情況一般較穩健,除浙江滬杭甬(576)總負債資產比率在89.9%高位,大部份低於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