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追蹤:列35家企業開支毛利「死穴」狂插中資惠譽跟風玩踢爆

民企追蹤:列35家企業開支毛利「死穴」
狂插中資惠譽跟風玩踢爆

繼穆迪後另一信貸評級機構惠譽,昨出報告批評中國企業管治問題。報告列出多個「弱項指標」,如持股集中、收入及資本開支顯著上升、毛利率波動及獨立董事任職時間較長等,更列舉35家企業名字,當中不乏中移動(941)及中石油(857)等大型國企。有外資分析員指出,從發佈的時間及內容看,有關報告有「抽水」之嫌。
記者:陳健文、吳綺慧

外資分析員向本報表示:「從加拿大嘉漢林業被質疑,再到香港多家民企因不同原因先後被狂沽,再到上周穆迪發表紅旗報告,呢一次嘅民企風波可算已經過咗整套戲嘅高潮,呢份遲來嘅惠譽報告就俾人有抽水嘅感覺……仲要係睇埋報告嘅論點,都係無乜新意。」
一名外資分析員向本報透露,渾水研究(MuddyWaters)掀起的「大踢爆」潮後,先後已有很多家基金公司曾向該行要求做相類似報告,故估計惠譽報告亦是在相關要求下的「產物」。

相關股份不跌反升

惠譽相關報告昨於早上已透過外電廣為流傳,惟相關股份並未有受影響,有部份更上升。
惠譽集團亞太企業信用主管JohnHatton向道瓊斯通訊社表示,現時海外投資者承擔起中國落後資本市場迄今仍未解決的問題,很多投資者已開始要求內地企業採用更高的國際標準。就再有信貸評級機構發表報告,證監會發言人表示,不評論個別事件。
此外,惠譽估計,短期內有關中資企業涉及欺詐或會計違規的指控將會持續,而無論有關指控是真是假,均有可能影響到企業的融資。
不過,該評級機構認為,目前內地企業的質素,已在企業的信貸評級上,被列舉的35家企業中,大部份均低於投資級別。

國務院持有亦算弱項

與穆迪上周報告比較,惠譽並不像穆迪般清楚列出企業有多少項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只是列舉了一些「弱項指標」,而這些指標亦較為「特別」,如由國務院持有亦算是一個指標,故中移動及中海油(883)亦有上榜,另亦有如現金等負債指數,指持現金太多亦不是一件好事。
穆迪所發表的「紅旗」報告涉及49家企業,當日導致了大規模民企股災,並惹起市場關注是否應該監管評級機構發表相關報告。證監會發言人表示,不評論個別事件。
姑勿論評級報告參考性有多大,德銀亞洲區地方貨幣信貸交易主管VishalGoenka透露,早前爆出的民企財政問題,令市場對內地企業存有戒心,導致近月的人民幣按月成交量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