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微創縮短康復時間

透視微創縮短康復時間

【本報訊】透視微創(InterventionalRadiology)原來與一般微創手術(MinimallyInvasiveSurgery)不同,身兼透視微創治療基金會主席的余俊豪解釋,雖然兩種技術都只會為病人帶來微細傷口,但透視微創是指在影像輔助下,將藥物、線圈或支架等放入病人體內進行治療,不像微創手術般需要進行切割。

醫學博物館展覽儀器

余俊豪表示,醫學界普遍將透視微創技術稱為「介入放射」,但他認為前者更貼切,「透視係指透過X光影像將體內組織呈現,微創就指整個技術只會造成針孔咁大嘅傷口」,透視微創技術的出現和發展,不只免除病人捱開刀之苦,將傷口變細也可縮短病人留院及康復所需的時間。
為增加社會對透視微創的認識,香港醫學博物館現正進行「創意放射學展覽」,展期至下月14日。該展覽除展示透視微創技術所用的不同儀器,如只有數毫米長的太空金屬支架和各式各樣的導管外,也有由放射診斷醫生利用頭部、鼻或其他器官的影像,造成色彩艷麗的藝術作品,讓市民欣賞。詳情可瀏覽醫學博物館網頁 http://www.hkmms.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