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直擊觀塘豬籠城寨14地舖間56劏房

蘋果直擊觀塘豬籠城寨
14地舖間56劏房

【本報訊】住客打開門口乘凉、小朋友在門外空地跑跑跳跳,儼如電影《功夫》中的「豬籠城寨」般的小社區。然而觀塘雲漢大樓這些「理想居庭」,竟是由地舖改裝而成的劏房。環形大廈30個地舖中,14個地舖被改建成各式各樣的劏房,最誇張一個「一劏九」,部份更屬「複式」單位。本報記者粗略計算,該處最少有56個劏房。當中有不少與去年底違反清拆令被判入獄的「劏房天后」羅靜卿及「房王」陳華有關。
記者:馮樂琳、何偉畧、陳達浩、黃偉民

根據土地契約,觀塘雲漢街30號雲漢大樓地舖單位可作「住宅或商業」用途,但改建工程或涉及僭建,甚至違反樓宇防火安全規格。有議員擔心一旦發生意外,或會影響安全。屋宇署至截稿前未回覆大廈是否涉及僭建等問題。

雲漢大樓商場地舖變劏房群,儼如小城寨。 何偉畧攝

雲漢大樓近200個單位,地舖及樓上有多間劏房,住滿老中青三代人。

5號地舖劃成五間房,房間大門設在長長走廊的左旁。

複式劏房單位,地下一層間為客廳,廚房裝修整潔。 陳達浩攝

月租數千「唔憂冇人租」

有40年樓齡的雲漢大樓,有一個特色「回」字商場,部份地舖大門向內街。圍繞大樓有30個地舖,最少18個有人居住,憑地舖外圍水錶數目及信箱計算,當中14間被改成約56個劏房。由於舖位樓底有17呎高,部份地舖劏成上、下兩層分租,有的將上下層作複式單位出租。其中31號舖更是「一劏九」,記者翻查舊圖則,發現店舖連廁所也間房。另外有3間打通店舖,則間成4間「複式大劏房」,每間面積達400平方呎,是劏房群中「豪宅」。其他劏房面積大都是百多至200餘呎。
區內地舖以車房為主,約1,000平方呎的地舖月租約1.5萬元。有區內地產代理稱,雲漢大樓向內街地舖因人流少無人問津,有業主於是改建成劏房出租,且「唔憂冇人租」。代理說,這些地舖劏房月租2,000多至4,000元不等。上周一家百餘呎的劏房,租金升逾3,000元。以每個單位3,000元月租計算,一個分成9個劏房的地舖,每月租金回報達2.7萬元,分為4個劏房的地舖,月入1.2萬元。
記者到雲漢大樓觀察,發現該處環境清靜,地舖劏房圍繞天井內外圍,位處中央的劏房特別「風凉水冷」。至於複式劏房每層樓底約8至9呎,較一般樓宇略低,但租客仍出入自如,沒有壓迫感。有業主更用盡地底空間,將下層劏房伸延至地面以下,但未知是否挖深改建。
記者以租客身份,隨地產代理陳小姐到一個約120平方呎的上層閣樓劏房「睇樓」。她明言:「得番呢間未租出,冇第二間揀!」一如該處大部份劏房,踏入房間可說「一眼睇晒」,房間設有僅夠放馬桶的廁所,牆角位有個煮食間,只可放個煮食爐,房內設有冷氣機、熱水爐和抽油煙機,每月租金2,900元,水電費需計,每度水收費10元,每度電收費1元。

有40年歷史的雲漢大樓。 張軍攝

「唔會有咩租務糾紛o架」

記者追問劏房改建會否影響屋內結構導致危險,陳不耐煩說:「人人都咁住,住滿晒人,唔驚啦!」她又稱,租住雲漢大樓地舖劏房毋須打釐印,「你住得好哋哋,唔會叫你走,唔會有咩租務糾紛o架!」
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主席何鉅業指出商舖舖面較寬闊,如果預計人流較多,可能設有後門作走火通道,但商舖間成多個小單位後,單位外的走火通道位置、闊度必須符合標準,否則會造成危險。至於部份單位設於地面以下,何鉅業說,掘地底時或會影響建築物結構,甚至影響地下渠道和泥土,有機會構成危險。至於閣樓結構必須穩固,間房用的建築物料耐火效能必須要高。觀塘區議員徐海山則指地舖本用於營商,沒有合規格衞生或防火設施等,擔心引起安全問題。
觀塘雲漢大樓於1971年落成,樓高9層。近期不時有物業成交,呎價大約3,500至3,800元,單位易手後都被改建成劏房出租。在上址任管理員已25年的劉伯表示,近期有很多新移民遷入大樓內的劏房,更有一些夫妻為偽裝分居騙取綜援而承租。他又透露,電波少年謝昭仁亦曾在上址租住十多年。